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 杂志订阅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 暂无相关信息

欢迎投稿大众投资指南

投稿地址:

邮政编码:

投稿邮箱:dztz1999@126.com

投稿电话:02258518411

投稿QQ:

投资要闻

事业单位“经营支出”存在的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17年3月15日 浏览:400次
    1 事业单位应当分账核算经费账目和经营账目 
  事业单位发生各项经营支出时,借记“经营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对于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应将结转已销售产品或劳务成果的成本,按照其实际成本,借记“经营支出”科目,贷记“产成品”科目。期末应将该科目借方余额转入“经营结余”科目,借记“经营结余”科目,贷记“经营支出”科目。 
  2 区分独立核算的经营支出和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支出 
  为准确反映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应全部纳入单位的经营支出管理,并要与相应的经营收入相匹配,得出经营活动的成果——经营结余。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应由独立核算单位按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核算,不纳入事业单位的经营支出的范畴。 
  3 划分经营支出与事业支出的界限 
  在事业单位内部,要对经营性支出和事业性支出做出明确清晰的界限,财务会计部门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划分。对于日常运行过程中的相关材料费用,人工费用,一般均是作为事业单位内部的经营性支出。 
  4 恰当归集 
  按照现行的会计标准,经营支出通常是按照如下项目进行明细核算: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助学金、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和其他费用等。经营业务种类较多的单位,应按经营业务的主要类别进行二级明细核算。为了正确反映事业单位经营支出的实际情况,就需要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核算单位,对于日常运转过程中,发生的各项开支和费用,要根据其不同目的,进行科学合理的归集。 
  5 经营支出与经营收入配比 
  事业单位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充分利用单位现有的资源,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或产品,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公共事业的发展。为了全面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生产经营过程的效率和收益情况,应实行经营支出与经营收入相配比的原则,在正确归结经营支出费用的基础上,将经营支出与同期经营收入对应核算,以反映事业单位经营收益的真实情况。实践中经常发现有些单位经营收入很少,经营支出却很多,主要是列支一些与经营无关的支出,如非经营人员的奖金、津贴、补贴,交通费,会议费,办公费和其他的一些费用,更有甚者,将机关本身的装修费用也列进去。 
  6 加强收入核算与发票的使用管理 
  笔者在对一些经营性事业单位的审计中发现以下问题,现说明如下: 
  6.1 会计凭证方面。会计凭证填写不规范,无制单人、复核人等;部分会计凭证附件不齐全或未列明细;部分发票未填写数量和单价;部分凭证摘要过于笼统,未能全面反映业务的实质;部分会计凭证入帐时间提前或滞后,存在跨期入账现象。 
  6.2 发票合规性方面。列支的会议费存在无会议通知单及相关明细的现象;使用的收据不规范;部分票据属于以非经营性收据结算经营性收入;白条入账;有的单位未取得规范的原始票据而进行列支,例如,某单位办公楼附属建筑改造,纳税人未按规定提供建筑业统一发票,而提供了普通增值税发票,某单位使用该发票列支属于违规行为;部分票据报销单位未填写或填写不规范,发票内容填写不全;跨期发票;劳务费未取得税务代开发票;交通费、差旅费、招待费、物品购置等票据报销未注明事由、用途等;公里补助未列明车牌和起止公里数;购买的办公用品未附清单。 
  6.3 会计核算方面。发放职工工资、补助费用等未通过“应付职工薪酬”进行核算;管理费用未设二级明细,或设置不合理,未能反映业务实质;处置固定资产也未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漏缴个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向下属企业转移利润;往来款项长期挂账,未按单位和个人设置二级明细科目;往来账不清,存在内部往来挂账随意性大、对账不及时等情况;固定资产账实不符:有的单位应入账的固定资产未按规定入账,购置[dylW.NEt专业提供代写毕业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固定资产时仅列支“经费支出”,未相应增加“固定资产”、“固定基金”;有的单位因为历史原因,长期未进行固定资产核算,仅在事业支出进行列支,最近年度才开始清理固定资产,并进行核算;有的单位为避免收支总额过大,将部分收支列入暂存款核算,没有真实反映单位经济活动规模。 
  6.4 费用报销方面。费用报销手续不规范,未填写费用报销单,无经办人、审核人、审批人签字。有的员工在没有财务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员签字的情况下,私自开具报销单,并且其中的数额有时候也不够严谨准确。 
  7 结束语 
  总之,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对经营支出的管理,一是依法规范财政收支管理,要制定出各项收支之间明确的定义和界限,根据各项费用开支用途的不同,合理安排财务管理部门进行严格的核查归类;二是完善事业单位收支绩效评价体系,强化收入的合理性和支出的使用效果,增强事业单位对自身收支的严肃约束性,奖惩分明,提高资金的事业效率;三是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机制,使事业单位自身形成有效的自我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蔡旺良.规范事业单位支出核算若干问题的思考[J].绿色财会,2012(06). 
  [2]张秀梅.小议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3).


上一篇:试论加强煤炭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途径 2017-03-15

下一篇:营改增后对企业的纳税的策略创新 201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