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 杂志订阅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 暂无相关信息

欢迎投稿大众投资指南

投稿地址:

邮政编码:

投稿邮箱:dztz1999@126.com

投稿电话:02258518411

投稿QQ:

投资要闻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管理

发表时间:2017年6月9日 浏览:500次

摘要:随着国家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改革,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科研项目资金、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转,成为科研单位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针对新形势下农业科研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农业科研项目;资金使用;科技创新

2016 年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同时要求各地区结合实际,加快推进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改革等各项工作。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科研项目资金使用更加灵活的同时也可能面临更大的违规风险,尤其是农业科研项目购买农资、租赁土地、下乡田间试验等行为存在许多无法开具发票、不能有效监督的情形,如何既能给予农业科研人员使用项目资金使用更大的自主权又能保证其在项目资金使用过程中不违规不犯错,是我们现阶段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农业科研项目资金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项目承担单位法人责任落实不到位,缺乏对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

一方面项目负责人认为项目是他申请的,他当然有绝对的支配权,另一方面承担单位也不愿与专家的关系搞得太缰、所以科研项目承担单位通常对项目资金的使用缺少话语权,甚至一些单位也没有负起资金使用监督责任,项目管理还是老思想老办法,没有制定如项目预算调剂管理、间接费用使用管理、结余资金管理等符合单位实际情况的项目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这就给了某些心术不正的科研人员可乘之机,为学术腐败提供了便利。

2.项目预算调剂制度不完善,缺乏具体资金使用计划

农业科研项目季节性特征明显,项目预算通常是以前年度编制的,而农用物资和田间人力成本等价格每年的差异可能会很大;有些项目承担单位对于科研内容没有具体的年度计划,每年租多少亩地、每亩地需要多少农资、需要多少劳务费等支出都比较随意,这就可能导致实际支出与项目预算存在较大差异,而预算调剂又需要时间,为了不错过农时只能先斩后奏,违规操作。

3.项目承担单位内控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

某些农业科研单位没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或者有健全的内控制度却不严格遵照执行:存在报销流程繁琐;买设备、购材料、举办会议、购买机票等不按规定办理政府采购手续或先购买后补办政府采购手续;属于固定资产却不按固定资产入账;不严格使用公务卡结算;虚开发票报账;专家咨询费、劳务费支出二次分配等现象,给科研人员提供了滋生腐败的温床。

4.项目绩效支出无法体现“绩效”二字

一些农业科研项目允许有绩效支出,用于对项目组成员的激励,但在实际执行中项目的绩效支出往往变成了“大锅饭”,没有真正与科研人员的实际贡献挂钩,难以达到绩效支出激励科研人员的目的。

5.项目结余资金管理混乱

目前大多数农业科研项目结余资金都可以在有限时间内留归单位继续使用,要求继续用于科研项目的直接支出,但如何管好、用好结余资金却缺乏相应的制度规定,项目结题后缺乏对结余资金的监管审计工作,由于项目结余资金不需再遵循原项目预算,支出比较随意,可能存在课题主持人虚开发票套取现金等情况。

6.缺乏关于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法律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科研项目从立项审批到结题验收,特别是项目资金管理法律,科研人员不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或者明知可能会违规但为了科研需要只好冒风险去做,没有法律红线的保护科研人员可能会胆子越来越大,后果当然可想而知。

二、加强农业科研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的对策

1.强化项目承担单位法人主体责任,规范项目资金监督管理工作

项目承担单位对农业科研项目的实施与监督管理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农业科研单位应加强对科研人员安全高效使用科研资金的宣传教育工作,强化服务意识,尽心尽力解决农业科研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完善单位内部关于科研项目的管理办法,制定项目结余资金管理、绩效管理等实施细则,努力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

2.加强项目预算管理,按年度制定具体资金使用计划

《意见》对科研项目预算管理取消了很多限制,把许多直接费用的项目预算调剂权下放到了承担单位,各承担单位应针对这一变化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根据农业科研生产的特点分年度制定具体的科研实施计划,根据当年的试验地数量、农用物资价格、劳务费情况等测算出当年大致的资金需要量,如果与项目预算存在较大差异应提早做好预算调剂工作,以免错过农时耽误农业科研生产工作。

3.建立健全单位内控制度,并严格遵照执行

新形势下对农业科研单位项目资金监督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金使用“松”、监督管理“严”,这就要求农业科研单位建立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内控制度并严格执行,对内控运行中暴露的风险点应及时予以修正。农业科研单位要简化报销流程;加强对科研财务助理业务培训;对涉及政府采购、公务卡结算等业务严格按相关规定执行;专家咨询费、劳务费等支付给个人的款项应要求使用转账支付。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化等手段,使科研、财务等部门信息共享,提升科研管理水平,为科研人员提供更优质便利的服务。

4.制定完善具有激励作用的项目绩效支出分配方案

农业科研项目承担单位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项目绩效支出分配方案,除了留出科研项目所必需分摊的间接成本外,剩余间接费用要主要用于绩效支出,按劳取酬,根据比如审定品种、成果转化、发表论文等因素制定详细的量化考核指标,根据项目组成员贡献的多少来合理分配绩效,以真正达到激励科研人员的作用。

5.加强对项目结余资金的监管

对于项目结题并通过验收,留归单位继续使用的结余资金,项目管理部门、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制定结余资金管理细则,对结余资金比例、使用范围、使用期限等都应该有具体的规定,针对结余资金也应该编制预算,制定资金使用计划,并根据结余资金的规模采用审计、报表、单位自查等方式进行后续监督,以切实提高结余资金的使用效益。

6.加快制定关于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法律

应抓紧制定一部关于科研项目资金管理法律,针对科研项目从申请立项到结题验收全过程都予以规范,明确规定科研项目资金使用的限制,以及违法所要付出的代价。只有有了法律依据,科研人员才能有法可依,法律允许的,放胆去做,法律不允许的,千万不要做,给科研人员以警示的同时也能够更大的激发创新活力,明确的法律规定对科研人员非但是种约束,更是一种保护。

《意见》等文件的出台,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更多的自主空间,但如何在政策放宽的同时管好用好科研项目资金,考验着管理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的智慧。相信随着对科研项目管理的日益精细化、科学化,科研项目资金的使用一定会更加规范合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Z],2016.7.31.

[2]孟函勇. 完善科研项目资金管理,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J]. 湖北农业科学,2016,55(2):10-11.

[3]科研经费管理“放管服"结合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J].中国财政,2016.16.



上一篇:财务管理视角下的企业人工成本与控制分析 2017-06-07

下一篇:设备制造企业资金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研究 2017-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