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 杂志订阅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 暂无相关信息

欢迎投稿大众投资指南

投稿地址:

邮政编码:

投稿邮箱:dztz1999@126.com

投稿电话:02258518411

投稿QQ:

审计广角

施工企业项目挂靠财务风险及应对对策

发表时间:2017年9月6日 浏览:260次

摘要:

建筑施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市场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也在逐渐的加大。其中,企业项目挂靠就是一项经常采用的手法。挂靠,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正当合法的手法,来实施挂靠形式,其中最常见的用途就是规避法律责任。此种方式是挂靠人以被挂靠人的名义,在社会上从事各种活动的,虽然利益不同,但是其中所带来的财务风险也是相当大的。本文首先对施工企业项目挂靠的概念做出了解释,并且分析了其中的特点;其次,对挂靠所产生的财务上的风险做了概述;最后,针对挂靠所产生的风险做出了几点相对应的措施。

关键词:

施工企业 项目挂靠 财务风险

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物质生产部门,直接牵动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在建筑市场的竞争之下,有很多资金雄厚,或者背景强硬的个人或者企业,借助有资质的建筑企业,进入建筑市场,但是他们都是不具备建筑资质的,这就造就了企业项目挂靠的产生。通过这个方式产生的企业,往往会有管理不善、资金短缺等原因,最后直接产生了财务上的风险,会给企业带来相当大的损失。在这种新形势下,要明确企业挂靠所产生的财务风险,并且积极的做出应对措施,避免经济上的损失。

一、施工企业项目挂靠的概述

1.挂靠的概念。

挂靠,一般是指不具备建筑企业资质或者建筑企业资质过低的个人或者企业,通过雄厚的资金支持或者强硬的背景支持,以有建筑资质企业的名义来进行工程的勘查、实施、设计以及监督等建筑施工活动,这种模式就称之为建筑企业项目的挂靠。在我国的法律当中,没有明确的指出企业项目挂靠的定义,但是却在《建筑法》的第26条第2款当中做出了明确的禁止。可见,法律上是不提倡甚至是禁止企业项目挂靠的,在建筑行业当中,施工的工期长、所需的数额较大,而且其中的风险也是极高的。

2.挂靠的特点。

2.1施工企业项目挂靠的原因通常都是在利益的驱动下产生的,建筑市场一块肥大的蛋糕,在利益的驱动下,很多不具备资质或者资质较低的个人或者企业想进入市场分一杯羹,因此,便通过各种手段为自己的企业争取到一些利益;而相对应的有资质的大企业,在找不到工程的时候,就一时之间没有了收益。于是,在利益的驱动下,挂靠这种模式便运用而生,通过这种模式,那些大企业,可以收取到适当的管理费用,增加了企业的收入;而那些小企业或者个人,则通过挂靠这种形式,得到了更多的项目工程,增加了他们的企业收入;最终,他们都达到了他们自己想要的效果,达到了共赢的局面。

2.2施工企业在挂靠的过程当中,所采用的形式通常都是借助大企业的资质、联营、内部承包等形式转化为工程上材料的采购以及其他的。其中,以内部承包最为常见。进行内部承包的过程当中,被挂靠的企业会组建工作小组,并且负责人需要由自己委派。双方通过签订合同,则被挂靠人可以向挂靠人收取管理费用,也就是说,挂靠人也就成了被挂靠人名义上的“职工”。在施工期间,挂靠人可以享有除了管理费用之外的经济收入;同时,还要对其经济做全面的负责。在施工期间,挂靠人需要对其工程中所产生的材料费用、人工费用、机械费用等费用进行负责管理,而被挂靠人则只提供技术上、管理上的支持。

二、施工企业项目挂靠所产生的财务风险

1.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

施工企业项目在挂靠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很多的财产纠纷,比如工程款项被挪用,造成工期延误;工程当中的设备机械被不法之徒用来套取现金;以公司的名义向材料供应商赊账,造成货款拖欠;拖欠工人工资等问题,都会产生巨大的财务风险。无论是被挂靠人,还是挂靠人,双方的利益是不同的,而建筑施工过程当中,监管又是一个相当艰难的工作。建筑工程当中的工程长、金额大的特点,在挂靠人面对这些巨大诱惑的时候,就会产生中饱私囊的现象;被挂靠人如果监管不到位,则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

2.产生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

2.1施工前:

挂靠人盲目的进行投标,不考虑本身的实力,以及对方的履行合同的能力,再加之恶意的低价竞标;或者,挂靠人为了拿到该项目,采用一些不正当的“围标”“串标”等违法投标的方法,一旦被查出,双方都需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如果拿到项目之后,双方的程序都未按照法定的程序走,而造成在实施的时候产生对双方不利的因素,比如项目工程的材料费用、需要垫付的资金问题、一旦遇到通货膨胀之后的诸多问题等,这些都是后遗症。

2.2内部承包协议:

要对挂靠人的经济实力和诚信程度进行考察,才能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的种种经济问题,避免被挂靠人坐享其成的局面产生;一定要及时的签订内部承包协议,将有关材料、人力、技术等相关问题提前协商好,明确责任分工,避免纠纷的产生。

2.3施工中:

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挂靠人容易产生延误工期、偷工减料等问题,影响了工程的进度以及工程整体的质量;施工的时候安全措施不到位,如果一旦出事,被挂靠人则就会成为第一责任人;有些手续办理的不及时,造成了一些纠纷的产生,会有损被挂靠人的经济利益。在挂靠项目当中,扮演的就是“包工头”和“老板”的作用,在两者之间,都会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用尽可能少的资金来进行更多项目的施工,造成了不尽如人意的局面。

2.4验收环节:

被挂靠人容易产生竣工日期延迟、消极对待竣工等问题,造成了挂靠人的管理、维修责任,并且也造成了工程款项延迟的现象;价格上面容易造成核算不准确,有时候会将挂靠人所提供的材料排除在总计算之外,这样就会减少缴纳的税额费用,同时也减少了管理者的计算依据等。

三、如何应对企业项目挂靠所产生的财务风险

施工企业项目挂靠所产生封财务风险是多方面的,它具有层次性、隐秘性、分散性的特点。所以,企业应该做好全面的措施来应对。

1.严格审查挂靠人的资质,明确挂靠人的责、权、利。

在实行挂靠前,要对挂靠人的资质以及诚信程度进行全面的审查。经过严格的审查,与信用良好、资质优良的企业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并且给予技术上、资金上、人力上以及管理费用上的支持。被挂靠人要将自己的责任、权利、利益进行明确分析,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将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加强安全监督,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2.变挂靠关系为内部承包关系。

将施工项目企业挂靠变为内部承包关系的模式,是不违反法律规定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管理费用作为利润来上缴的,实际上就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经营模式。它的实质是将挂靠企业变成自己旗下的员工,这种模式,需要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并且为被挂靠人购买相对应的各种社会保险。通过这种形式,挂靠人在被挂靠人的企业内部进行经营施工,拥有对项目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品的处置所有权。但是,这种模式下的施工,双方需经过协商,一定要将管理费用作为利润来上缴,必要的时候,双方还可对多余出来的利润进行协商分割。

3.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针对挂靠这种模式产生封财务风险,要进行有效合理的预防。这就需要建立健全规范的管理制度,做到用宏观和系统的思想来进行认知,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每一个过程都要做到严谨,严格财务上的管理费用;必要的时候,对管理费用应该有所增加,并且要为施工人员购买人身保险,保障其人身安全;设置监管环节,加大对被挂靠人的监管力度;还要求挂靠人找寻第三方介入其中进行担保,并且第三方必须是有一定经济实力的

四、结语

施工企业项目挂靠是一项具有极大风险的方法,我国的现行法律对于挂靠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但是这种资源互补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资源匮乏的问题;同时,也产生了很大的问题。企业在实施的时候,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一旦发生一定要做好积极的应对措施,以保证工程整体的质量,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忠贤.施工企业项目挂靠的财务风险及应对[J].财会月刊,2015,22:32-35.

[2]戴伦乔.建筑施工企业核心业务风险管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3.

[3]黄蒲.建筑施工企业挂靠现象的风险识别与危害防治研究[D].中南大学,2012.

[4]张兴礼.重庆远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预防挂靠项目的风险研究[D].重庆大学,2008.



上一篇:商品流通企业财务风险成因与防范研究 2017-09-06

下一篇:企业审计对财务管理的作用 2017-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