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对企业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大的影响,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经济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本文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简要分析了企业经济管理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就企业如何适应后金融危机时代、提升经济管理水平提出一些有针对性对策。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企业;经济管理;管理创新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特别是由于金融危机的重要影响,导致一些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出现了不到位的方面,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企业普遍重视经济管理工作,而且也采取更加有效的应对措施,努力减小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但仍然有很多企业不适应后金融危机时代,在经济管理方面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要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积极探索更加科学、更加务实的经济管理模式,努力推动企业经济管理步入更加科学化的轨道,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经济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不仅是一项常规性工作,而且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自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很多企业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经济管理模式,而且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十分深远,也导致很多企业经济管理工作或多或少出现问题和不足,制约了企业的科学、健康、持续发展,对此应当引起企业重视。深入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经济管理理念缺乏创新。企业是理工市场主体,因而极易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尽管绝大多数企业都十分重视经济管理工作,特别是从自身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体系,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管理理念缺乏创新。比如一些企业在开展经济管理方面,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与国际国内环境不适应,还没有从我国实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发,对企业如何转型升级、如何促进可持续发展缺乏有效的对策;还有一些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相对比较混乱,比如很多企业都没有制定比较科学的长远发展战略,导致企业发展缺乏战略思考,科技创新不足,品牌建设不到位,不仅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而且也无法实现自我超越。二是企业经济管理机制存在不足。企业经济管理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因而必须有健全和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否则经济管理就会出现偏差。当前一些企业在开展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经济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特别是经济管理工作相互割裂,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配合,导致经济管理缺乏协同性。比如很多企业不重视决策管理机制建设,在相关方面的决策过程中,很多时候都具有“单一性”,既缺乏民主参与,也缺乏有效的调查论证,导致一些企业决策失败,给企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还有一些企业不重视经济管理制度建设,导致经济管理缺乏规范化,尽管一些企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但制度执行不到位,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也不到位,经济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三是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比较滞后。科学的经济管理模式,可以使企业经济管理更具有效能性。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也适时提出了“互联网+”战略,但一些企业在开展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仍然没用传统的管理模式,科技信息化的应用不够到位,导致企业经济管理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比如当前很多企业在开展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还同有与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等紧密结合起来,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与时俱进,特别是国际电子商务体系不够完善,导致经济管理成本相对较高等等。由于我国一些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比较滞后,直接导致企业经营成本较高,需要引起企业高度重视,切实加大经济管理模式改革和创新,确保企业经济管理能够步入更高层次。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路径
针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企业应当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于破解经济管理方面的一系列矛盾和不足,重点要在解放思想方面下功夫,积极推动经济管理上新台阶。一是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企业开展经济管理工作,必须与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相适应,积极探索更加科学的经济管理体系,确保经济管理取得成效。这就需要企业适应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巨大变革,特别是要适应我国经济步入“新时代”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切实加大经济管理改革、创新与发展,要牢固树立战略思维和创新思维,在开展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要以培养企业战略发展能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强化企业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目标,特别是要围绕落实国家有关经济政策,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品牌塑造工作力度、融合发展工作力度,使企业能够在新一轮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要善于运用现代经济管理理念开展经济管理工作,强化经济管理的创新性和战略性。二是完善企业经济管理机制。企业在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经济管理机制建设,特别是由于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与传统经济管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管理工作必须具有系统性和协调性,因而必须大力加强经济管理机制建设,努力使经济管理工作更加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管理模式,探索建立企业经济管理多元化、系统性、协同性管理机制,比如企业可以建立经济管理委员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都要作为成员,同时也应当聘请一些经济管理方面的专家,共同研究企业经济管理工作。要高度重视企业经济管理制度建设,着眼于提升经济管理规范化建设,大力加强经济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对于日常经济管理工作都要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对于一些比较特殊、比较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要建立规范的工作流程,确保经济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并且要在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方面取得突破。三是优化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后金融危机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广泛应用,企业应当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在开展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应当与科技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要大力推动“互联网+经济管理”模式,运用“互联网+”思维,强化经济管理的融合性以及拓展性,比如企业应当适应网络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力加强电子商务体系建设,同时还要运用“大数据”和“云技术”技术,建立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云管理平台”,使经济管理工作更加倾向于市场分析、决策辅助等战略管理层面。要大力加强现代经济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对现有经济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强化他们的综合素质,以更好的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为企业战略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综上所述,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如何,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尽管我国企业普遍重视经济管理工作,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一些企业的经济管理工作还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经济管理工作出现了一些不到位的方面。企业在未来开展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从国际国内形势出发,积极探索创新性的经济管理体系,重点要在创新企业经济管理理念、完善企业经济管理机制、优化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等方面下功夫,推动经济管理工作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参考文献:
[1]刘欢.试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企业经济管理[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11):34.
[2]罗宇.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J].现代商贸工业,2017(19):109-110.
[3]李家克.浅析后金融危机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J].特区经济,2016(05):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