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够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我国开展“三农”建设的重点。所以,文章在分析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希望可以让农村经济发展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关键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当今社会,人们普遍关注可持续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农村改革实施以来,农村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空间,并且也创造了可观的成就,但是也使得农村经济面临严峻的问题与挑战。所以,为了更好地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对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合理的分析,这样才能推动农村社会的整体性发展。
1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指的是将资源环境保护、农业发展以及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等相互的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于农业资源环境带来的污染与破坏,促使农业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农村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同时也能增加农民收入,并且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的进步[1]。
2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自从“十三五”以来,国情、世情以及农情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的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业发展依旧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但同时也面临诸多风险的挑战。注重三农工作,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当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任务,将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工业化以及城镇化作为政策的主要导向,这样就可以将城乡发展的统筹规划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性要求,能够实现全社会对于农民的关心,支持农业,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第一,我国已经正式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国的财政实力以及综合国力都在不断增强,惠农强农的力度也在持续性的加大。第二,当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城镇化率也达到50%,无疑是对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业发展产生良好的拉动作用。第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不断的深化,促进内需战略的全面实施,进一步加快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从而让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业发展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农业现代化明显比城镇化和工业化落后,农村的发展滞后、城乡发展的不协调会直接对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产生制约。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组织化程度偏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使得质量安全以及生态安全的压力持续性增大。在城镇化发展以及工业化发展之中还面临诸多问题需要解决。另外,农民持续性增加收入的难度在不断加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还没有遏制,缩小城乡之间差距的任务更加严峻。所以,为了能够保护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业发展的良好形势,就需要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积极转变发展方法,进一步破解发展难题,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就能够实现现代化的农村可持续发展目标[2]。
3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3.1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做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狠抓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抗旱水源建设,做好病险水库出险加固,强化土壤改良以及对耕地保护,加大农业机械化推进力度,强调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扩大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力度,增强农村的节能减排。第二,做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增加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第三,加快农村社会事业的持续发展,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在农村需要加大基本医疗服务以及义务教育服务,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真正繁荣农村的文化生活,做好环境治理,才能够缩小基础设施方面以及城乡社会事业建设方面的差距。
3.2强化农业结构调整步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将农民的收入作为其核心,持续性的加大农业结构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持续性经营。第一,立足区域实际,发挥区域优势。基于市场需求作为其导向,抓好重点优质粮基地建设,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将优势性农产品进一步做大做强,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扩大经济性作物的种植面积,有利于种植结构的持续性优化。第三,将规模化养殖作为核心,持续性的开展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畜牧业有利于粮食转化增值的实现,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规模经营,不断优化区域布局,做好农产品的深加工,推广“基地+公司+农户+银信”的模式,将羊、牛、猪、禽作为牲畜产品的重点,做好相对应的配套服务,力求在短时间内实现畜牧业的增值,进而吸引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参与到畜牧的养殖中来,进而增强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
3.3实现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
大量的实践证明,传统形式之下的一家一户,单一的、分散的小作坊布局,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会带来一定的阻碍。只有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能够将传统的经济操作模式加以改变,将农村经济发展从原本的分散性改变成为集约型,否则就可能出现耕地资源的浪费,或者是出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对各种生产要素作用的发挥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也会阻碍企业或经济组织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影响企业或经济组织的集约化经营水平,降低企业或经济组织的市场竞争力,最终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想要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按照“资源集中、劳动力集中、产业集群”这一模式,做好产业布局的科学规划,才能满足企业或经济组织的集约化发展[3]。
4结论
总而言之,无论是现阶段,还是在未来,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是我国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只有将这一部分问题解决好,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国家的富强,才能满足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但是,农村经济问题的解决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持续性的努力,配合国家正确的方针政策的支持,仔细的研究怎样去解决农村经济问题,采取怎样的发展模式,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杰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经营管理者,2012,(11):214
[2]赵宇.浅析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商,2011,(01):94
[3]赵宇,信惠雯,仇芸荣.浅析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商场现代化,2011,(0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