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企业对信息化下的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不足,导致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本文将在系统介绍全面预算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企业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的难点以及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新要求,并对加强企业加强内部预算管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信息化;全面预算管理;建议
一、引言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企业在对内部预算进行全面规划与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的方法和手段的总和,其将控制功能、激励功能以及评价功能融于一体的综合管理机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之间市场竞争的加剧,许多企业正朝着集团化的方向发展,企业的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张。在企业长期的发展中,凭借全面预算管理对内部管理进行优化与内部资源整合,已成为众多企业发展战略的主线和突破口。但是由于企业自身对信息化条件下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不足,加之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导致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本文将在系统介绍全面预算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企业在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的难点以及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新要求,并对加强企业加强内部预算管理提出建议。
二、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强化企业战略的实施
企业在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过程中,涉及许多管理活动,其中预算是最能体现出该企业对内部经济资源的需求及使用效率。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对有效地促进企业资源朝组织战略的发展方向流动。此外,企业基于全面的预算管理可以明确组织内一段时间内的经济目的以及成员工作的方向,将企业的战略目的的实施过程与日常的运营活动实行无缝的衔接。最后,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有效地监管企业的战略目标,监控以及尽早地发现影响企业稳定性的潜在因素,适时地调整企业的战略规划,提高企业对战略规划的管理能力。
(二)有利于促进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企业是以追求经济利润为目的的组织,因此,追求盈利最大化是其天职。在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传统的依靠扩大营业收入来增加盈利的边际效益逐渐减小,而通过减少企业经营成本费用来提升利润空间的边际效益逐渐上升,客观上对企业项目的进一步精细化管理提出了要求。通过全面的预算管理,企业可以在保障提供基本服务的前提下,有效地控制内部的经营成本,降低非必要支出和费用。例如,在开始一项企业项目之前,如果对每一个环节的费用的预算进行有效管理,并且在项目实施的全程中,对比分析成本费用支出情况与项目进度情况,不断进行比较,调查原因以及纠正。
三、实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对信息化的要求
首先,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对企业内部运行体系的整体规划,会涉及较多的经营活动,且需要众多职能部门的积极参与。由于各职能部门特殊的工作任务及分工,在进行系统化的预算管理过程中,往往拥有独特的预算指标。因此,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必须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系统化的规划,建立健全预算指标体系。其次,由于许多企业现行的组织架构中,各职能部门都是对立的财务单位。因此,协调各职能部门之间财务数据的难度大。客观上要求更多的汇总与审核工作,为支撑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系统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并对财务数据进行汇总与分配,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
四、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的建议
(一)制定适当的战略管理目标
实行全面的信息化条件下的预算管理,必须首先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在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规划过程中,必须将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与当前的发展规划相统一,坚持问题导向,发挥信息化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日常运营的作用。在合乎企业长期的前提下,对内部的现有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与流动,控制各项活动的费用开支,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以实现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
(二)引进适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企业在引进信息化的预算管理系统时,应当兼顾企业当前发展的现实与未来发展的需要。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应该是一个各预算模块相互联系,关系复杂的一系列的预算所构成的综合体系。企业引进的预算管理系统,必须与企业发展当前的营销系统,采购系统,生产控制系统以及财务系统等运营系统相结合,并对企业未来发展的可能需要进行设计,提高系统的使用寿命。目前,我国企业应用较多的信息系统是ERP、东华厚盾等软件,这些信息化系统内均涉及财务管理模块,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的特点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需要,在其基本功能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企业个性化的管理系统设计。
(三)提高财务人员的信息化意识
财务人员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工作人员,其信息化的素质在很大程度决定了企业进行信息化管理的成效。目前,我国企业虽然已经开始引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也为企业带来了较大的收益,增强了企业的外部竞争力。但是,由于企业对财务人员的培训不完善等原因,仍存在许多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不能正确认识在信息化条件下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现象,给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了障碍。因此,加强对企业财务工作相关人员信息化方面的培训,使得信息化条件下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观念成为组织内所有成员的普遍共识,做到人人参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加强了预算管理过程中的透明化程度,提升了企业成员在预算过程中的监督力度,有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
(四)实行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进行的全面预算管理,必须实行全过程的信息化,包括预算数据的来源,预算计划的编纂以及预算实施的控制。建立一个以经营项目为出发点,将精细化管理贯彻到每一个环节当中的管理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与事后控制的有机结合,树立预算管理系统与业务系统无缝衔接,预算,结算,核算三者一体的数据根源化系统化分析的建设思路。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异常的预警以及及时合理的处理,同时建立健全预算的考核奖惩制度,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个人,实现有功必奖,有罚必惩,奖罚结合,以此来完善企业的绩效考核机制。
五、结束语
在信息化视角下进行企业预算的全面管理,不仅可以提升预算管理的效率,使企业管理回归到核心的控制点与关键问题,最大效率的使用企业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此外,还可以提高企业对外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加强内部管理,走上精细化管理的必经之路。建设有效的全面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极大地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促进企业持久稳定的发展。因此,企业应当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李云霞.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信息化研究[J].会计师,2015,(15):39-40.
[2]杜永鹏.基于信息化下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5,(04):71+124.
[3]黄汉玲.信息化基础上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J].会计师,2013,(08):21-23.
[4]辛歆.基于信息化平台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商业时代,2013,(02):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