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0年前的金融业与今天的金融业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是金融创新,正是金融创新在改 变着金融业的内涵。随着我国加人WTO,金融创新已成为今后我国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从金融创新本身出发,并针对 我国金融创新相对落后的现状,提出推进我国金融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金融创新;规避;WTO
创新是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新经济 时代的重要特征。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就是一部不断创新 的历史,金融业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金融创新.
一、金融创新的概念及其原因分析 (一)金融创新的概念。金融创新是指在金融领域内 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是各种金融要素的新的结合,是为了 追求利润机会而形成的市场改革。金融创新有狭义和广 义之分。狭义的金融创新仅指金融工具的创新;广义的金 融创新包括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制度 的创新,而金融工具创新构成了金融创新的核心内容。金 融创新的主体是各类金融机构,包括银行、非银行金融机 构等.
(二)金融创新的原因分析。金融创新的原因可以从 以下几方面来探讨: (l)规避金融管制的需要。金融管制对金融创新产生 促进作用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前提条件:一是金融管制影响 金融机构在市场竞争中的活动,特别是威胁其经营地位和 目标,这是金融创新主体(金融机构)的外在压力;二是金 融管制存在一定的真空,创新主体有漏洞可钻,这样创新 才有可能;三是金融机构通过创新产生的收益应大于其接 受管制的机会成本.
(2)金融业竞争的需求。金融创新是现代金融发展的 重要特征之一。一方面同业的竞争,迫使各金融机构通过 创新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各金 融机构不仅对传统业务进行创新,而且在传统业务之外积 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金融业内部的竞争也是金融工具 创新的重要原因。这一动因贯穿于金融创新的全过程,它 与许多甚至全部的金融创新工具有关。金融业的竞争既 发生在国内市场又发生在国外市场.
(3)规避风险的需要。和规避管制、加强竞争优势等 金融创新的发展动力相比,管理风险在当今金融机构经营 所面临的风险环境日益复杂化的情况下显得更为重要.
尤其是在布莱克一舒尔茨期权定价理论和芝加哥期权交 易所开始营运的推动下,20世纪70年代衍生金融工具的 创新成为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至20世纪80年代,以衍 生金融工具的创新和风险管理为核心内容的金融工程得 到了迅速的发展。衍生金融工具创新和金融工程的发展, 一方面使金融工具的风险属性更加复杂化;另一方面也使 得金融风险管理的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4)金融电子化在全球范围的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 和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为金融创新提供了物质基础。首 先,计算机的应用成本决定了金融创新的成本,随着电子 计算机运用范围的推广和运用成本的不断降低,金融机构 运用计算机进行金融创新的费用下降,加快了其创新的步 伐;其次,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新技术的运用增加了金 融机构从事金融创新的收益,扩大了金融创新的步伐.
二、我国金融创新的现状和不足 我国的金融创新活动在促进金融业改革和进一步完 善金融体制上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其主要表现为: 第一,从总体上讲,我国的金融创新尚处于初级阶段, 简单模仿居多,自主创新较少。从意图上讲,我国目前的 金融创新多停留在创造概念性的品牌效应、争夺市场份额 上,争夺市场份额固然是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 终极目的还是要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如果仅仅 是扩大了市场份额、铺大了经营摊子,利润却没有增加,那 么这种争夺的意义就大打折扣了。另外,原则上讲,一个 成熟的金融机构要进行一项创新活动,它首先要对该项活 动的成本效益进行细致的分析;然后通过市场调研,分析 创新产品推出后市场的反映和接受情况怎样。经过一系 列的详细论证后,才能具体推出创新活动。但在我国,一 系列的创新主要来源于对海外产品简单、形式性的模仿, 缺乏前期对市场的深人调研及产品引入中国后应有的成 本收益测算,因而也就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较大的风险.
第二,金融创新主动性不够,战略意图不明显,系统性 设计不足。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任何创新活动都应该从自 身的具体情况出发,根据市场需求,弘扬自己的长处,展示 固有的特色,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创新 活动应是战略意图鲜明的主动性创新,必须有系统性的设 计。但是,我国多数金融机构所进行的创新活动是市场推 动的被动性创新,在创新上存在着较为普遍的跟风现象, 缺乏对整体市场情况和自身发展战略的深人思考,没有主 动从机构整体发展出发、从公司战略高度安排创新策略.
第三,当前创新的活跃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政府监管 部门的鼓励。面对人世后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进 一步扩大.出于对我国金融安全和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 考虑,我国金融管理部门对金融改革的急迫性有着较为充分的认识,希望通过改革和鼓励创新使我国的金融市场尽 快成熟起来,以便能够应对金融业全面开放的局面.
三、我国金融创新的必然性 首先,金融创新是突破计划金融体制、建立全新的社 会主义市场金融体制的有力手段。目前我国金融体制仍 然是一种计划金融体制,实行的是大一统的计划控制。中 央政府对各类金融机构实行严格管制,并控制民间金融机 构的发展。这种体制看似有利于监控风险,实际上缺陷很 多。要解决这些问题,如果还是依靠小改小革是不行的, 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来解决,从而真正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制.
其次,金融创新是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防范化解 金融风险的有效措施。我国自提出专业银行实行企业化 经营、分离政策性金融业务、向商业银行转轨以来,四大国 有银行商业化进程可谓步履艰难。目前最突出的间题主 要是不良资产的化解。如何解决好目前银行业普遍存在 的这一问题,把国有银行建成真正的商业银行,建立起现 代金融制度和健康的银行体系,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 险,从而提高金融体系的活力和竞争,已成为当前我国金 融改革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三,金融创新是迎接Wm挑战、实现金融业务国际 化的迫切需要。加人确叮O将使中国经济全面融人国际经 济体系,充分享受当代国际分工的比较利益。但是,我们 也要看到,长期处于高度政策壁垒下的中国银行业,尤其 是国有商业银行将面临着外资银行的全面冲击。因此,我 们必须审慎对待,唯一的出路就是加速改革调整创新,以 市场机制为基础,加快构建高效有序的金融市场运作体制 和监管机制,提高中国金融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第四,金融创新是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和支持经济 发展关系、促进地方经济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地方经 济发展看,银行是其最重要的资金供给渠道,如果资金投 人不足,经济就难以发展,银行最终也会失去发展的基础; 从银行看,如果不能通过开拓贷款业务,为不断增长的存 款资金找到有利的出路,也就不可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四、推进我国金融创新的设想 针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现状,笔者设想,我国金融创新 发展应重点做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创新工作: (一)产权制度创新。当前最主要的是要按照现代企 业制度的要求,以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革, 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造成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从而实现 国家作为出资者的所有权和商业银行作为独立法人的财 产经营权分离,实现银行产权主体的多元化,真正建立银 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在机制.
(二)经营体制创新。我国金融多年来一直推行的是 银行、证券、保险等分业经营。从实践中看,这种分业经营 模式存在着许多弊端。应该有意识、有步骤地放松对混业 经营的限制,努力协调两业发展,并最终实现混业经营.
(三)组织体系创新。当前我国金融组织体系创新的 重点是:一要大力支持和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二要进一步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三要积极发展非银行金融机构,完 善发展证券和基金公司;四要积极鼓励金融企业间相互兼 并,实施资产重组,盘活存量,实现低成本扩张;五要稳步 推进民营金融机构的发展,准许民间进人,规范和发展民 间信用.
(四)技术创新。要大力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广泛应 用现代科技,加快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技术创新促 进业务创新,从而促进金融生产力的提高.
(五)监管创新。监管创新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一 是改革监管体制,由分业监管逐步走向统一监管;二是加 强和改进监管方式,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参与金融监管;三 是进一步完善银行内控机制.
(六)产品创新。当前除了要抓紧开发常规信贷业务 品种外,还要加快开发电话银行、信用借记卡、代客理财设 计、对外担保等新的金融产品。积极开发期权、互换、远期 利率协议、组合保险、零息债券、可互换债券等高科技含量 的新型金融产品.
(七)工具创新。要在保持传统业务主体地位的基础 上,大力开拓中间业务,开发新的金融工具,不断培植新的 经济增长点.
(/又)市场结构创新。市场是金融业务经营的起点和 终点,也是金融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金融创 新必须面向市场,在增加市场主体、创新市场结构上着力, 协调好货币市场与证券、外汇、票据、资本等市场的关系.
(九)队伍创新。要加强对现有金融从业人员的知识 培训,增强其现代金融意识和业务素质;要创新用人机制, 吸引、发展和留住人才;要注重建立人才流动的竞争机制, 充分发挥人才的使用效能.
(十)服务创新。当前金融服务创新的重点是,突破传 统银行的柜面服务,向金融服务技术的电子化和信息化、 服务形式的多样化和全方位化发展.
〔参考文献〕
【川晏忠.金融创新的生成机理及我国金融创新的战略思 考「J〕.金融&科技,2(X)2,(2).
【2〕陈岱孙,厉以宁.国际金融学说史〔M〕.北京:中国金融 出版社,1997.
〔3〕菲利普·莫利纽克斯,冯健等译.金融创新【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