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校作为现今我国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过程中比较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与培养。就这一方面而言,财务会计作为高校中的一个专业,研究学生学习的特征对于强化财物会计教学质量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高校;财务;会计学生学习特征研究
财务会计专业作为现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办学发展教育重要的工作方向,此专业在高等院校以及职业院校中的建设已经逐渐的普及化。特别是在高校中,财务会计专业的学习作为一门对专业性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要求较高的学习项目,在培养财会人才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获得。科学研究调查发现,影响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存在着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当中无外乎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但是,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来讲,学生对财会专业学习的兴趣及爱好、以及自己对财会专业的期望对于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主观因素,同时这也是决定财会人才培养质量及办学质量的推动力之一。所以,加强对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学习特征的研究分析对于今后高校的教育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学习特征研究分析———学生报读财会专业的动机分析:
高校不同于大学的学习,其对学生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知识的获得和实践。动机对于专业技能获取质量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通过对50名学生及其家长通过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如下:
1、就业压力: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我国面临着多个方面的的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高校毕业生的毕业压力,就业难这一话题不仅给现今许多学生本身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且给家庭也造成了严重的负担。所以,这一社会问题的存在致使许多社会个体即学生以及家长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都会偏向于容易就业、就业范围广的专业,根据调查研究显示迫于就业压力的动机选择为75%左右,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的家长认为选择一门技能较强的专业对于毕业后的就业是非常有利的。综上所述,解决学生自己的就业问题成为选择财会专业的动机之一。
2、自身的兴趣爱好:高校在选择专业包括财会专业的时候,很大一部分是出自于学生自己本身对财会专业比较感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及最好的教师,通过调查显示80%的学生选择财会专业的动机是由于自身强烈的兴趣爱好,通过调查了解到那些对数字敏感及逻辑能力强的学生更加倾向于财会专业的学习。综上所述,现今高校学生在选择财会专业的时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身的兴趣爱好所在。
3、被学校强有力的专业宣传所吸引:现今存在着部分学生对自身未来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对自己即将所学的专业没有充足的认识,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而现今社会上存在着许多高校为了学生数量的保证,都会专门的进行某专业的宣传,那些没有强烈的主观选择能力的学生往往会被这些宣传所吸引,认可相关学校宣传所体现的专业能力及专业知识,这样就会成为部分学生选择财会专业知识学习的动机之一。而就这一动机而言,调查比列为32%,虽然其占有率比较小,但是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动机。
二、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学习特征研究分析———学生学习财会技能期望值分析:
财会技能期望值指的是财会专业的学生对自己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练习之后,希望自己将会拥有某种技能或知识,这也是学生自身对财会专业综合知识学习的一种预衡量与判定。在选择某地A高校的学生、教师以及学生的家长进行抽样调查的方法,(所有调查问卷都是以分数的形式进行最后的计算,满分都为100分)通过问卷访谈的方式得出以下有关高校学生学习财会专业技能的期望值具体如下:
1、教师的期望值分析:访谈调查问卷中关于高校学生学习财会专业技能的期望值分析通过教师的情感支持、学习支持以及财会专业能力支持三个方面进行期望值的探究分析。通过最终将这三方面的数据进行综合的处理分析,发现教师的对财会专业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的期望值在85分和93分之间波动,而教师的平均期望值为88.3分,这表明教师对财会专业专业技能学习的期望值还是比较高的。
2、父母的期望值:父母对于财会专业学生专业技能获得期望值的调查研究分析是总体期望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学生在专业选择时动机之一。通过最终的数据分析,发现父母学生学习财会专业技能的期望值会随着不同年级发生变化,其中一年级父母的期望值的平均值为74分,总体来讲略微偏低;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父母的期望值在79分和85分之间徘徊,总体来讲还是处于中等的水平;但是对于是三年级学生的家长来讲学生父母期望值的平均值能够高达97分,总体来讲父母的期望值还是高的。综上所述,学生父母期望值的变化会随着学生升学年级进行变化的。
3、学生自身的期望值:学生自身对财会专业技能学习期望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自身学习质量的高低。通过最终的数据分析发现,调查学生自身对于财会专业知识及技能学习的期望值的波动非常大,其最高期望值能够高达93分,但是最低期望值在51分,平均期望值为71.2分,总体表明学生对财会专业知识及技能学习的期望值偏低。综上所述,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学习特征在期望值这一方面,教师和父母的期望值总体比学生自身的期望值高。
三、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学习特征研究分析———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兴趣与积极性分析:
就这一方面的调查分析,采用分层调查的方法从男女两个性别中各选择不同年级50名财会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课程兴趣与积极性的分析,通过最终的数据总结得出关于兴趣和积极性两个方面的结果:一方面,女生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远超于男生,男女感兴趣的比列为1:5;另一方面低年级学生专业课程学习兴趣与积极性高于高年级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综合调查问卷最后的分析得出影响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专业知识学习兴趣及积极性不同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1、财会专业自身的特性:财会专业知识的学习最为基础的就是与数字打交道,所以这就需要学生对数字教敏感,而且财会专业本身的逻辑性非常强,其数字前后、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性比较强,对误差的要求非常严格,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比较严格。首先从性别来讲,女生耐心、细心更能承受繁重的“数字压迫”;其次从年纪来讲,低年级学生在专业学习之初充满着好奇心与求知欲,而在长时间繁重的学习之后部分同学会渐渐的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财会专业自身的特性成为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及积极性的重要原因。
2、学生自身对未来的会计就业充满了希望,相信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财会师。调查发现63%的学生自身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充满了希望,拥有强烈的求知欲,这些学生拥有较高的兴趣和积极性参加课堂知识的学习及实践知识的锻炼,光明前途的向往致使这些学生努力学习。
3、财会专业教材的丰富及教学技巧丰富教师的存在:高校选择内容设计丰富、逻辑较强的教材对于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尤其是教材内容在引进实际生活例子的时候能够最大限度的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71%的学生深受拥有高素质专业教师专业能力的吸引,这也成为他们对财会专业拥有高兴趣和积极性的原因之一。
四、高校财会专业学生学习特征研究分析———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反馈意见分析:
财会专业培养学生的应用型与实用性比较强,所以此次调查通过对A高校所在地区的5家单位关于当前毕业财会专业学生专业技能进行调查,通过最后的数据分析发现,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反馈意见如下:
1、应加强基础专业知识的学习:财会专业作为一门实际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会致使部分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过分强调专业技能即实践技能的学习而忽视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这种好高骛远的做法大量的存在。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都在强调财会专业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尽量避免好高骛远现象的发生。
2、应提高多种财会专业技能之间应用的相通性与联合使用:综合发现,用人单位希望高校在进行相关的财会专业技能传授的过程中希望在独立传授某种财会技能的过程中,能够穿插的渗透其他的专业技能,避免造成“技能孤岛”的现象,促使学生加强多种财会技能之间的联合使用,这样能够进一步强化技能的实际适用性。
3、应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比较注重的是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从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学生的礼仪教育、道德教育。所以,用人单位希望高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能够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主动的开展礼仪课堂教育及德育等课程,力图培养全面性的财会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艳英.调动高职学生学习会计专业兴趣的实践与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4(9)
[2]赵睿.提高高校会计学基础教学效果探析[J].科教导刊,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