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定位是促进自身内部审计成绩提升的关键。本文主要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定位的新要求、新问题和新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以便于更好地推动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定位
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进行科学的定位,首先就必须对内部审计内容不断的拓展。在注重自身社会性原则的前提下,将市场机制理顺,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以下笔者展开详细分析
一、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定位的新要求思考
1.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定位的新内容思考。近年来,国企结构的优化,服务市场的拓展。在内部审计内容方面也需要拓展,才能适应国有企业内部运行与管理的新要求和新变化,促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应在财务信息、经营活动、内部控制等传统审计内容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到内控、风控、增值潜力挖掘等方面,确保审计工作内容的创新。例如对财务收支、自测负债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又是其审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这些审计的新内容符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定位的需要,也给审计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要求。2.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定位的新趋势思考。随着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不仅需要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内容上进行创新,而还要对其未来发展趋势有一个认识。应对内部审计机构设置更加合理化,对审计人员专业技术要求更高,继续保持内部审计独立性,才能从传统审计职能上进行转换,要求从差错纠弊和财务审计现状下,强化现代管理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工作开展,未来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定位中采用方法更加标准,职能组织更加集中,审计规范更加完善,促进国有企业快速发展。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定位的新问题思考
在新时期背景下,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新要求有了一个基本认识,而达到这些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对国有企业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出现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才能在新时期采取新的审计模式,促进审计工作创新。1.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定位中的审计依据。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定位中,其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令4号文件《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这一文件已经出台十几年之久,其适应性正在不断锐减,加上其指导、配套措施较为缺乏。而现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又变得日益复杂,在审计具体业务时,经常存在缺乏实践性和指导性依据。2.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定位中的审计机构。有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在结构与管理体制上亟待完善,而这会导致内部审计工作的客观性与独立性缺失,使得审计意见和审计建议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对内部审计结果权威性带来影响。由于内部审计授权不当而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应有支持,而影响审计工作开展。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定位中的审计职能。有的国有企业在履行内部审计职能时,仍停留在传统财务收支和项目竣工结算等事后性审计,而在内部审计工作中忽视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导致内部审计职能难以得到有效发挥。这主要是与当前很多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健全性缺乏有关,而这不仅会加大审计成本和扩大审计风险,而审计职能履行也会受到影响。加上部分审计人员自身在知识结构水平上难以跟上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开展需要,导致内部审计效率低下和质量下降。有内部审计人员自身审计理念较为落后,在履行审计职能时的严肃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定位的新办法思考
针对目前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促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进行科学定位,在结合现状基础上,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对策和建议,创新审计工作局面,优化审计成效,促进审计职能优化和完善。1.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定位理念和环境的创新与优化。理念具有十分深远意义,在优化内部审计环境和审计行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定位方面有着十分重要作用。在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定位中,将传统审计观转变,准确掌握全覆盖审计新要求,在按照原来审计依据基础上,应紧密结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切实注重全覆盖审计理念执行,对审计环境进行优化和完善。将静态审计观念转变,将政策跟踪审计作为审计工作新常态,但是在当前审计资源有限现状下,使得其对政策跟踪审计工作开展被桎梏。审计人员加强对政策学习,从传统微观审计观转移到宏观审计监督观念上来,从微观到宏观、从传统到现代将审计工作环境优化,为审计工作创新奠定坚实基础。2.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定位机制的创新和建设。在创新理念基础上,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制进行不断完善。而独立性又是促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定位根本性前提,确保审计结果真实性、公正性和客观性,注重内部审计机制健全。首先对审计机构人员设置进行优化,应确保其工作独立性,将内部审计职能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独立开来,才能负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还应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和计量以及责任等方面机制进行不断创新,利用其对审计人员工作行为进行规范,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盲目性和随意性减少,提升内部审计工作严肃性,确保内部审计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最后是在内部审计质量考核机制上进行完善,促进审计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提升,在实现组织目标同时将组织价值提升。整个机制建设过程还需要紧密结合国有企业实践,坚守审计工作独立性特点,才能促进审计职能发挥。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定位操作上不断的规范。促进国有企业审计水平提升,实现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可持续发展。在做好上述工作同时,切实注重新时期审计工作新要求。作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按照法律法规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规范,并结合国有企业自身战略发展目标和运营特点与业务标准,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操作流程进行规范,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目标和内容进行明确和完善,将其指导性作用发挥出来,促进审计工作开展和完善。4.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定位计划的制定与执行。任何工作开展均需要周密计划。确保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得到高效开展,紧密结合实际需要,分析国有企业审计工作中长期目标,制定针对性计划。并对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问题充分考虑,确保计划得到创新性执行。对审计流程与技术进行改进和优化,从传统事后控制转移到事前控制工作中,并结合审计计划所确定范围与目标,切实强化审计准备工作开展,在审计工作之前做好深入调查,掌握审计内容和范围以及方式和起讫时间等情况,在审计工作中掌握业务审计情况,采取分析性复核等方式,确保所得到审计结果更加可靠、精准,这样在审计工作中就能应用专业知识提高审计工作效率。5.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定位资源的整合和效率的提升。在做好上述工作基础上,还应注重审计资源整合,注重对现有审计人员教育和培训,在财务性收支审计、资产负债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内容上进行整合,将审计职能向预控领域拓展,促进其服务职能得到改善。对资源和时间进行合理分配,对重点审计项目进行确定,在合理岗位上促进审计工作顺利实施,从而更好地对未来发展进行定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背景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定位,注重内部审计职能履行,需要在不断发展中分析和总结经验,紧密结合国有企业实际,在内部审计内容、审计方法上进行不断优化,提高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成效,促进其审计职能履行,提高国有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孟天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定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
[2]王兵,鲍国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实践与发展经验[J].审计研究,2013,(02):76-81.
[3]李日昱,崔刚.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定位的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04):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