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 杂志订阅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 暂无相关信息

欢迎投稿大众投资指南

投稿地址:

邮政编码:

投稿邮箱:dztz1999@126.com

投稿电话:02258518411

投稿QQ:

经济论坛

河南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探析

发表时间:2017年7月24日 浏览:170次

关键字:经济 减少 发展 消费 可持续发展 实现 利用 社会 资源 循环经济
摘 要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社会经济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河南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也是一个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省,积极推行循环经济,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对建设生态河南、富民强省、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后劲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循环经济 c 对策
1 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1.1 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一词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大自然原本是一个完美的循环,有着强大的涵容能力和更新能力,只是在工业社会化之后,传统模式下的经济严重地破坏了这个完美的循环。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导引下,人们试图设计一种经济模式,尊重生态原理,能够使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有机结合。循环经济就是按照生态学的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通过资源“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理,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并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从而实现了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实现途径。可持续发展战略,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前提是发展,核心是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在推动经济的发展时,必须同时考虑对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是否有利。同样不能就环境保护谈环境保护,必须把环境融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循环经济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统一起来。作为一种新的环保理念,循环经济首先要求减少经济活动源头的污染物产生量,其次对于源头不能削减的废物要加以回收利用,使它们回到经济循环中去,只有当避免产生和回收利用都不能实现时,才允许将最终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这对末端治理的模式是深刻的革命。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理念,循环经济强调经济增长并非意味着生产和消费更多的产品,而是着眼于提高用于消费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的质量,以产品使用寿命的延长、耐用性的提高、服务的周到来提高产品的价值,从而使经济的发展实现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到质量型服务增长的转变,从生产优先到服务优先的转变,最终实现经济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理念,循环经济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大量人力资源的就业开辟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和空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并推动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工业文明转变。因此,可以说循环经济是有利于整合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三赢”经济。
1.2 经济发展模式简介
  (1)传统经济模式。这是一种由“资源——生产(污染物排放)——消费(丢弃包装物和其他废物)”构成的物质单项流动的线型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这样最终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其严重程度已危及人类的生存。
  (2)以“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过程末端”治理模式。这种模式的进步表现在已意识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但这种事后治理往往需要付出极高的成本和代价。它是一条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繁荣的道路,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时期,就采取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为了追求利润采取低成本工艺,把大量有用资源当作废物排泄到自然环境中,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3)循环经济模式。这是一个“资源——生产(减少污染)——消费——资源再生(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物质不断循环流动的过程,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生产或者只生产很少的废弃物。循环经济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可以使资源在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得到利用。
  循环经济遵循三个原则:①减量化原则。减量化原则是指通过重新设计生产工艺和转变消费观念等手段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在生产中,制造厂可以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物质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排放。在消费中,消费者应通过转变消费观念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排放。人们可以选择包装物较少的物品和购买耐用的可循环使用的物品以减少垃圾的产生;②再利用原则。再利用原则是指通过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使用物品以减少资源使用量和污染排放量。再利用原则可以通过持久使用和集约使用两种方式实现。持久使用即通过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来降低资源流动的速度。如果人们将产品的使用寿命延长一倍,那就是相应地减少了一半的资源消耗和减少了一半的废料。集约使用实质是指使产品的利用达到某种规模效应,从而减少分散使用导致的资源浪费。通过再利用,人们可以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③资源化原则。资源化能够减少人们对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的压力。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资源化方式:一是原级资源化,即将消费者遗弃的废弃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报纸变成报纸、铝罐变成铝罐,等等);二是次级资源化,即废弃物被变成不同类型的新产品。原级资源化在形成产品中可以减少20%~90%的原生材料使用量,而次级资源化减少的原生物质使用量最多只有25%。
  从循环经济的运行原则可以看出,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使用时间;资源化原则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轻经济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2 河南选择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这种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资源的高消耗和废物的高产出为代价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经济的增长速度。这种以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不仅加重了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而且造成资源严重的浪费以及资源的低效利用。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已经成为目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能源消耗量和废物产出量偏高。同样生产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总产值,河南能消耗量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偏高;万元工业总产值废物产生量河南省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还是偏高。

  (3)能源的消耗结构不合理。在能源的消耗结构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占相当大的比重,尽管河南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但这种过度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最终会造成能源的严重短缺,制约经济的持续发展。
由以上分析可知,河南省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大力推行循环经济的发展。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实现河南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的必然选择。
3 对策和建议
3.1 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社会经济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资源的利用涉及社会、经济、环境各个方面,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进行科学和严格的管理。首先要制定必要的综合性资源管理法规和一些“循环经济法规”,并制定出具体的实施细则。同时要强化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的职能,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对不遵守法律法规、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要不留情面地予以批评、曝光;对垃圾的排放进行收费,如征收污染税等,使传统的外部不经济生产方式变成内部不经济,迫使企业改变生产方式,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外部不经济程度,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3.2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的前提,也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形式。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它贯彻污染预防的原则,通过生态设计、生态工艺和高新技术等手段,尽可能的实现零排放闭路循环生产方式,从生产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针对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高消耗、废物高产出的现状,为了节约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郑州可持续发展,应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的排放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西方国家推行清洁生产的实践证明,这种要求是可以做到的。以德国为例,在20世纪70年代GDP增长2倍多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减少了75%,收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的结果。
3.3 广泛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各级政府应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运用各种手段和舆论传媒加强对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循环经济的理念和重大意义,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让循环经济的理念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和垃圾分类回收等活动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逐步形成循环型社会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同时,开展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普活动,引导公众树立现代生态价值观,增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氛围。
3.4 研究建立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改变过去重经济指标、忽视环境效益的评价方法,围绕资源生产率、资源消耗降低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废弃物最终处置降低率等经济指标,开展绿色经济核算,尽快建立符合循环经济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逐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
3.5 倡导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推动循环经济的火车头。通过绿色消费教育,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绿色消费运动,使循环经济的观念深入人心。在消费引导方面,各级政府的绿色采购要起保护环境的表率作用,例如在政府采购中,优先采购经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优先采购经过清洁生产的产品。
3.6 用利益机制驱动企业实现“循环经济”
  企业是经济的细胞,也是污染的主要源头,循环经济应从企业抓起。从本质上说,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与企业的效益原则是一致的,尤其是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显然与企业的经营目标是统一的,企业是有动力开发新技术发展循环经济的。国外有名的例证是,杜邦化学公司通过循环经济的实践,1994年生产造成的废弃物和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相对80年代末分别减少了25%和70%。要使企业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政府应采取征收排污费、绿色激励制度等利益机制手段。
参考文献 
1 林英,徐可.循环经济:从理论到实践[N].光明日报,2004-12-17
2 欧阳绪情,傅晓华.试论循环经济[M].生态经济,2002(1)
3 齐建国.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对策的思考[J].经济纵横,2004(2)
4 常健.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与建议[J].科学决策,2005(4)
5 殷勤饭.对循环经济基本概念、理论渊源的信任是[J].经济纵横,2005(7)
6 冯之浚.论循环经济[J].福州大学学报,2005(2)


上一篇:经济全球化下的民间壁垒问题及对策 2017-07-24

下一篇:经济全球化新特征及其影响分析 2017-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