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 杂志订阅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 暂无相关信息

欢迎投稿大众投资指南

投稿地址:

邮政编码:

投稿邮箱:dztz1999@126.com

投稿电话:02258518411

投稿QQ:

经济论坛

第三方支付在拓展跨境电子商务中面临的困境及破解思路

发表时间:2017年7月4日 浏览:315次
 内容摘要:跨境电子商务是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方式,它拓宽了传统的国际贸易发展空间,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升级,促进贸易支付体系的便捷化,推动运输服务贸易(物流业)的发展,加速国际贸易往来。目前跨境电子商务由于第三方支付的资金支付安全、损失救济渠道不畅等问题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需要在政府监管、消费者信用审查、失当行为救济等方面出台相应措施规范第三方支付行为,以更好发挥其便捷支付的功能。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 国际贸易 第三方支付 困境 破解思路 
  引言 
  跨境电子商务(下文统称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方式,拓展了贸易的新领域,推进了国家之间无缝隙的贸易衔接。但是,跨境电商在拓展国际贸易发展空间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其中,跨境支付(本文以其中的跨境第三方支付作为主要探讨对象, 如无特殊说明,下文所述第三方支付一般都是指跨境第三方支付)则是其中关键环节之一。因此探讨跨境支付存在的问题并着力解决之,对于促进跨境电商发展、促进目前总体上处于低迷期的中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有重要的意义。 
  跨境支付对跨境电商发展的助推作用 
  目前,跨境電商在我国国际贸易进出口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推动了国际贸易升级,通过跨境电商,可以运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信息,对贸易产品与消费者消费规律进行完整预测,从而更能够提升国际贸易水平(陈洁,2014)。跨境电商发展也带动了人民币的国际资本流动,伴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跨境支付的便捷性促进了人民币国际资本的流动,以人民币为结算货币的跨境电商支付拓展了人民币使用的国际空间,促进了人民币外汇交易量的增加;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跨境电商相比于传统的贸易方式,其最突出的优点便是在于其拥有高效便捷的信息数据流、物流和资金流,作为我国国际服务贸易中重要内容之一的物流业(尤其是国际物流业),是跨境电商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跨境电商需求的增加,我国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也成为了必然;促进国际间贸易的密切合作,尤其对相似消费市场、紧密地缘优势的俄罗斯等国,跨境电商促使我国与这些国家间贸易关系更加密切。 
  跨境电商促进贸易量上升,其直接的原因之一就是改进了资金交付渠道。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对外贸易信息的传递效率,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支付的时空限制逐渐消除。另外,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也使支付流程大大简化,线上支付更加便捷。 
  从图1 2012年到2013年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跨境网络消费”成为我国网民跨境支付中常见(主要)和最主要的支付场景,分别占据65.7%和39.5%,其次是传统的跨境转账汇款以及境外线下消费。网上跨境支付的便捷性使得个人跨境(网络)购物成为了可能,而跨境电商平台将这些分散的个人购买力凝聚起来,成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中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跨境第三方支付面临的主要问题 
  资金跨境支付对于跨境电商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跨境电商中信息传递和资金支付都通过虚拟的网络情景来实现的,其中作为跨境电商交易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即资金支付的规范顺畅且安全是跨境电商参与者尤其关注的。而支付安全有赖于线上支付渠道的运行规范,但目前支付渠道运行中仍存在制度缺陷有待解决。 
  我国的网民跨境支付中第三方支付平台在跨境支付(包括第三方支付平台、商业银行、专业汇款公司等渠道支付))中地位非常突出。因为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一种线上支付工具,其具有线下交单所不具备的高效性与便捷性,更加符合当今网络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本文将着重以第三方跨境支付为例,就其在我国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情况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应该说明的是,本文主要探讨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问题,文中第三方支付主要指购买外国物品所利用的支付手段(虽然外国企业、个人也利用中国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购物,但支付量相比较小)。 
  第三方支付平台属于第三方服务机构,通过与各大平台或者银行签约,以独立的第三方企业进行担保,从而提供资金交易的服务,该服务平台将会受到银行的监管。第三方支付平台由于其具备有跨境支付的便捷性和手续费率低廉的优点,使其成为我国跨境支付模式中最常用的手段。截至2015年,我国已有23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获得跨境支付牌照,其中支付宝依旧以49.6%的占比占据第三方支付机构交易份额之首。 
  虽然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势态良好,在我国国际贸易B2C(Business to Customer)模式(线上完成交易的主要跨境电商交易模式)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且有利于促进资本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但是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来完成线上支付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首先,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独立于买卖交易双方的支付平台,其本质属于第三方服务平台而非金融机构,但其服务范围却涵盖了资金托管、信用担保和规避风险等内容。在跨境支付过程中,由于收货时间、物流环节以及国际结算周期都会增加,若某一环节出现失误,就会使得大量的资金寄存与托管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从而造成资金沉淀和资金风险。若第三方支付机构将这些沉淀资金进行非法违规投资和贷款,这将无疑破坏了境内的资金秩序,并且将影响人民币境外资金流动率和使用率。 
  其次,存在着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相关技术问题引发的风险。一是由于支付平台存在多个区域网络,由于个别网段维护不力导致整个系统受损。而这时如果系统未能及时修补存在的漏洞,或是开放了不必要的系统服务,都可能会对平台造成安全威胁。二是个别平台的软件设计存在逻辑缺陷(如定单编号过于简单,其他人可以通过试错、穷举方式查看他人定单等),容易为不法分子所利用。三是不管用户名加密码、短信验证码和数字证书等任何一种身份认证方式都可能存在被偷窥、盗取、屏蔽等问题,需要完善多因素身份验证机制。四是支付平台员工需要培训安全技术与强化安全服务意识。由于员工操作失误或者安全服务技术不到位,以及为客户保密的意识不强等,容易引发支付安全方面的纠纷。

再次,第三方跨境支付机构以互联网为依托,为国际买卖双方进行资金代收和代付的业务。双方只要拥有一个账号便可以完成交易,第三方支付机构并不会对双方的真实信息进行核实,这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跨境贸易的风险,一旦风险造成损失,由于国际交易的特殊性,受损的一方也难以跨境去索取相关赔偿。即电子商务下的信用查询制度不完善,交易安全性无法保障。电子商务的发展是基于虚拟的互联网平台,这样的虚拟环境对实体经济与贸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人们使用虚拟的交易平台进行大宗商品交易时候,对国际贸易双方的信誉信息却无法可靠查询,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阻碍,因为企业信用或者是个人信用在线上交易过程(特别是线上跨境交易过程)中是保障交易安全的重要参考指数。 

因此,利用电子商务进行线上跨境交易(尤其是通过第三方线上支付),除了利用技术手段以及法律法规来保障,还需要一个强大的征信体系,使贸易双方的信用情况能够在交易过程中被及时获取。然而现实状况是,我国的征信体系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信用体系完善的国家,国内交易客户信誉(主要指交易中的信誉)状况无法公开统一查询,且与国外客户交易信誉信息也无法互联互通,从而不能及时认证交易双方的信息,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為虚假诈骗提供有利的条件。当前电子商务下的信用缺失主要表现在交易过程中的方方面面。例如互联网平台的虚拟性,容易产生产品的质量、性能与卖方描述不相符的现象。这可能是由于卖家往往通过夸大产品性能、美化产品图像,从而增加买方的购买欲望等导致,而这往往也会导致广告信用危机(孙珂等,2016)。总之,这些由于信用缺失而导致的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我国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破解跨境第三方支付障碍的策略 
  发展电子商务,需要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跨境电子商务电子资金结算服务,但必须要大力加强支付体系的安全性,避免其所可能引发的资金沉淀、欺诈违法和规避外汇监管等风险,最大程度上保障资金安全。 
  (一)加强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 
  1.完善第三方支付监管立法。国内应健全相应的法规体系,解决第三方支付的地位(如明确其对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的监管职责,并对准入资质、审批程序、客户备付金管理、监督管理及过渡期等方面进行全面监管)与支付规范化问题。这也是我国跨境支付规范化的基础,我国有相当多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从事跨境支付,目前及今后我国制定相关法规也是(将会)借鉴世界先进国家立法实践,具有共通性。为此,可以借鉴欧美经验,在《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下称《管理办法》)等现有法规制度的基础上,建立针对第三方支付的多层次的、全面的法律体系。比如完善备付金管理、预付卡业务、电子资金划拨、反洗钱等相关法规,在制定消费者(网络消费)的权益保护法规中,设定第三方支付有关责任义务条款等。 
  针对国际间第三方支付,应探讨相关法律合作制度的完善。鉴于《管理办法》仅能约束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国内支付业务,并未涉及有关跨境支付业务的监管,导致相关企业在开展跨境支付业务时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由于跨境支付涉及到各国银行、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因此我们认为,我国需要参与国际电子商务支付相关法律协作或公约,在支付方式、国际间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企业关系、消费者与第三方支付关系等方面进行司法协作,促进国际间第三方支付制度的规范化发展。在有关国际合作的立法(或者制度建设)上,应借鉴国际通用准则,更多地关注消费者与银行、消费者与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的法律关系;在电子支付的立法方面,首先要明确其范围,进行统一管理;明确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和消费者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明确在电子支付中出现风险的责任归属问题。 
  2.对第三方支付行为,还应建立分类监管和动态监管体系。应针对第三方支付不同模式(比如电子货币、支付网关、虚拟账户等)建立分类监管。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也应由目前以市场准入为主逐步过渡到以对第三方支付企业日常经营的动态监管为主。比如,对购汇行为,当前一般可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统一购汇的交易,由第三方机构完成购汇后统一向银行部门补充递交使用者的交易信息,这个过程中需要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具体操作行为进行监控。 
  3.在第三方支付监管中,应注重对交易双方信息的甄别与监控,这也是确保第三方监管取得实效的基础。建议在进行跨境支付时建立统一的制度,依法(即与支付有关法规)打击交易过程中违规行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和银行对交易人的身份(以及信用状况)和交易信息进行核查(验证),保证交易人的操作没有违规,交易是真实有效的,这无疑便于银行等相关部门对跨境支付及交易情况进行统计和管理,从而共同监督整个交易过程。但目前第三方支付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交易信息有效性辨别困难的问题,也加剧了审核的难度。 

(二)建立健全覆盖面广的征信体系 
  应建立健全覆盖面广的征信体系,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对交易双方身份信誉甄别奠定基础。健全的信用体系是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对交易双方进行资信审查、保证交易安全的重要前提。在电子商务监管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通过完善的信用体系,对贸易双方交易信息进行规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维护和督促双方的交易行为。而信用体系的建设的根本在于对个人信用数据和企业信用数据的采集、整合与分析。我国信用行业起步远远晚于其他发达国家,个人的信用信息只能依靠央行采取的数据,这样的数据往往覆盖面不够全面,且由于数据不公开,使得信用数据的使用率低下。 
  今后,央行等征信中心应该继续努力建立健全完善的信用体系,并积极与国外征信机构合作,建立起可查询的信用系统,让双方的交易信息与交易记录能有真实的数据来源,这样既能增强买卖双方交易的真实性,又能够防范由于跨境互联网交易的虚拟性带来的风险隐患。政府应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完善客户信息采集、使用等征信制度。 
  为使电子商务交易双方有良好的信誉,保证征信制度顺利实施,以及获得客户良好的信誉记录,要提高监管机构的监察能力和执法水平,打击互联网平台上的虚假信息,保障线上信息和线下产品的真实性,确保电子商务平台是具有良好信用的线上交易平台;尤其是应健全国际合作的失信惩罚约束机制,促进企业以更高的信用水准来要求自己、规范自身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营销和贸易行为,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可靠、真实和信用良好的交易环境。

(三)建立灵活的备付金监管制度并提高安全支付技术水平 
  为确保支付资金的安全,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灵活处理存在银行的备付金,同时为保护消费者资金与信息的安全也应提高安全支付技术水平。 
  1.建立相对灵活的备付金监管制度。目前,国内第三方支付机构接受的客户备付金可以在商业银行开立备付金专用存款帐户存放,但没有规定具体的存放形式。为确保备付金安全,可以根据国外发达地区(如欧盟)做法,将部分备付金用于投资,当然这样做需要满足两个前提:一是这类投资的项目应经过人民银行批准,且确保是低风险、高流动性的;二是这样做不影响正常支付。此外,可以建立支付机构资本充足率以及第三方流动性风险等检测指标,来动态监管备付金的使用。由于国内主要第三方支付机构也从事国际业务,上述客户准备金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拓展国际业务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在国际上,仍需加强国际沟通,建全第三方支付国家间(备付金缴存)制度,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第三方支付的国际间规范化。 
  2.提高安全支付技术水平。跨境支付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交易双方联系在一起,安全的支付环境才能赢得使用者的信任。在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缺乏和银行互通的信用管理体系前提下,第三方支付可以通过数据加密、设置高效防火墙、多重身份识别等技术手段夯实跨境支付的安全环境,既保证消费者资金支付的安全,也防止隐私信息的泄漏等。 
  具体在安全防护技术上,一是要注重提高支付平台的安全性。可通过完善系统漏洞排查制度,及时进行修补,并根据及时捕捉的漏洞详情,发布补丁或新系统,确保系统随时处在可靠安全状态。对有些可能存在问题的服务可以关闭,并通过其它安全服务纾解用户的需要。应注重从严审查编码的安全性,夯实平台的稳定性根基。二是多重设置防火墙,设置入侵检测系统以及漏扫工具等,对外部威胁能够及时定位、过滤、阻断、报警,并及时恢复可能丢失的数据。尤其是要联合开发出符合第三方支付结算的杀毒软件,研发备份恢复措施保障第三方支付结算业务的顺畅发展。三是多层身份认证方式组合使用,阻断用户信息被恶意篡改、盗用等。此外还可通过加密技术来对网络层进行加密,在进行网络支付结算时增加安全性;需要研究开发新的审计技术、访问权限控制技术等过滤用户身份信息等。四是完善支付平台服务人员培训工作。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后台运营应进行实时监控。为确保平台运营良好,需要开展对员工岗前培训与持续在岗教育,着力培训与提升员工防止客户信息泄密、计算机安全防护等方面知识与服务意识。另外应合理细分数据管理人员工作,全面掌控交易数据,加强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风险管控。 

 此外,对跨境支付中的违法行为也应加大惩治力度,确保线上交易双方放心,这样可以提升消费者对跨境安全支付的信心。 
  为确保支付安全,维护消费者权益,在第三方支付安全保障制度方面应针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消费者(包括国内外消费者)权益制定相关保护办法,对第三方支付中的责任(赔付)与风险、有关信息披露与消费者信息保护等做出细致规定。同时第三方支付机构可以免费为消费者提供第三方支付的业务流程和风险点的咨询服务,提高消费者安全意识(巴曙松,2012)。 
  以上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消费者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信心,从而吸引更多不同年龄层的消费者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跨境线上交易。 
  另外,在推进第三方支付法律与相关制度建设的同时,也应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即可由支付清算协会牵头,制定一系列合理、有效、行业共同遵守的支付清算自律公约,自觉维护支付市场秩序。 
  结论 
  我国的网民基数大,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方式发展前景广阔,其发展充分体现了“互联网+外贸”的新的贸易发展理念,目前电子商务在我国国际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全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同时,其中的问题也不断涌现出来,尤其是跨境第三方支付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此,我们需要实施相关措施加以解决。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建立健全覆盖面广的征信体系,营造一个信用良好的商务平台,确保交易双方资信可查;加强对网上支付的买卖双方的验证和监测力度(信用),以加强对第三方支付機构的监管;大力引导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间的交流合作,推进第三方支付规范运作,确保资金链的安全性;提高第三方支付机构安全支付技术水平等。 
  参考文献: 
  1.陈洁.电子商务平台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4(22) 
  2.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2012-2013年中国跨境支付市场调研报告简版[DB/OL].http://www.iresearch.com.cn/Report/2072.html.2013-10-31 
  3.孙珂,翟帅.跨境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问题研究[J].传播与版权,2016(1) 
  4.巴曙松.第三方支付国际监管研究及借鉴[J].财政研究,2012(4)



上一篇:家庭农场融资渠道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7-07-04

下一篇:一带一路”战略下对经济转型的相关思考 2017-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