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 杂志订阅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 暂无相关信息

欢迎投稿大众投资指南

投稿地址:

邮政编码:

投稿邮箱:dztz1999@126.com

投稿电话:02258518411

投稿QQ:

经济论坛

林业碳汇经济效益评价与区域协调性

发表时间:2018年6月25日 浏览:228次

【摘要】当前,世界各国均面临着严峻的改善大气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林业是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研究林业碳汇经济的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区域协调性在此背景下我国各省市林业碳汇的效益评价展开讨论,以加强人们对碳汇经济的重视力度。

【关键词】林业;碳汇经济;效益评价;区域协调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得到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在我国,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经济发展逐渐从低效率、高消耗的经济模式向绿色集约化经济模式转变。在推动节能减排、绿色高效发展模式的过程中,林业体系以其具备的强大的碳汇功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我国当前林业碳汇储量来看,总量十分可观,并且拥有极为丰富的潜能。本文将运用2013年全国31省市的相关数据,对各省市的林业碳汇经济效益做出评价,并探讨其区域协调性问题,作为发展林业碳汇经济的重要参考。

1我国林业碳汇经济概括

通过对我国2013年林业碳汇量、碳汇值的测算。就整体来看,我国碳汇储量达到128亿吨,折算经济产值为4240亿,占我国林业经济总产值的8.96%,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林业碳汇整体较高。就各省市的碳汇值来看,西藏、黑龙江、云南居于前三位,总经济产值分别为606亿元、514亿元、448亿元;其中排名前十位的省市总产值占据全国的78.7%,也可以看出,我国的碳汇经济分布并不平衡[1]。此外,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西南地区、东北地区碳汇储量较高。

2林业碳汇经济效益评价

对我国31省市的林业碳汇经济效益从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三个角度做出分析和评价结果如下:

2.1综合效率

2013年,我国碳汇综合效率为0.331,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碳汇经济综合效率不高,也说明投入无法带来最优产出。从省份上来看,江西、西藏碳汇效益最佳,无论是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都是最优状态,排名最低的省市分别为上海、北京和河北。从我国的区域上来看,西南地区、东北地区综合效率较高。西南、东北林业资源丰富,气候环境较好,雨量充沛,树木种类繁多,也是我国林业资源发展的重点区域。西北地区、北方地区碳汇综合效益较低,这也与该区域森林覆盖低、资源不足有关;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本来就有较大劣势,再加上这些地区的林业资源往往发挥的是生态功能,导致这些地区在林业上的投入与配置都无法实现最优状态。2.2技术效率2013年,我国碳汇技术效率为0.44,技术效率较低。技术效率不高也是我国碳汇综合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江西、西藏、天津、上海等技术效率最佳,河北、湖南和山东的技术效率排名最后。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省市综合效率不高的原因都是因为技术效率的原因。因此,必须持续优化生产要素配置,调整投入结构,从而提升技术效率。2.3规模效率2013年,我国碳汇规模效率为0.81,说明我国的碳汇规模合理状况较好。就省市状况来说,江西、西藏规模效率最佳,实现了规模效率最优化;上海、宁夏和天津的规模效率最低。盲目投入生产要素并不能对碳汇效益有直接提升,而限制要素投入则必然会制约碳汇产出效益。

3我国林业碳汇区域协调性分析

根据各省市的碳汇经济产值与综合效率,依据全国平均水平做对比,将全国省市划分为四种类型;双高型区域,至二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准;高效型区域,效益高于全国,产值低于全国;低效型区域,产值高于全国,效益低于全国;(4)双低型区域,二者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准。

3.1双高型区域

就我国各省市整体状况来看,双高型区域主要有吉林、四川、西藏、黑龙江、福建、云南和内蒙古等七省市。其中,四川、西藏和云南都是我国西南林区的覆盖范围,西南林区居我国第二位,具有种类丰富的植被,面积广阔,发展态势好,再加上政府部门对林业资源高度重视,使得林业碳汇能力与效率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准[2]。黑龙江省的林业产业被看作地方重点项目,通过产业化经营,使得该省林业发展较快。内蒙古是我国北方生态屏障,林业建设也得到了高度重视。吉林与福建则在市场化、技术化的推动下实现了林业产业全方位发展。

3.2高效型区域

江西、陕西两省为高效型地区。虽然总量不高,但效益较高。江西省在“十二五”期间,大力开展绿化造林工程,投入了大量林业要素和资源,促使该省碳汇效益有大幅提升。陕西省实施了有效的林木采伐管理,大力拓展林木面积,规范林业用地,为碳汇效益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

3.3低效型区域

广西属于低效型区域。虽然森林资源较为丰富,但碳汇要素投入不够,配置优化不足,导致该地区碳汇效益不高。从森林资源来看,广西的林业面积、采伐量、蓄积量在我国均居于前列,经济林业有较高的发展速度,然而市场化程度不高,技术创新不够,并且在经济效益于生态效益之间的平衡不佳,严重影响了碳汇效益。

3.4双低型区域

其他省市均属于双低型区域。多属于北方和南方林区。北方林区主要重视生态效益,森林覆盖率不高;虽然近年来在大力开展防风固沙、天然林工程,但林业成长需要一定周期,使得其产值与效益均不高。南方林区林业资源更为匮乏,也拉低了整体碳汇储量,并且人们对于林业资源的重视程度不高,也是的效益难以保证。综上所述,我国林业碳汇总量丰富,但投入产出效益不高。因此,应当逐渐转变投入力度和方式,优化碳汇产业要素,重视科技创新和引用,才能有效提升我国的林业碳汇效益。

【参考文献】

[1]黄宰胜,陈钦.基于碳汇视角的碳汇林业发展对策分析[J].林业经济,2015,37,(11):86-89.

[2]倪诚蔚,冯欣,陈哲,王小李.云南省林业碳汇项目发展的路径与政策建议[J].林业调查规划,2017,42(04):103-107+112.



上一篇:生态补偿的会计核算分析 2018-06-25

下一篇: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浅析 2018-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