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重视需求侧管理,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需求侧管理出现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主要表现为产能过剩、需求有限等。自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连年下滑,而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不能一直持续,“三驾马车”中的最后一驾“消费”也因居民的消费能力而被限制。基于这样的背景,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中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旨在通过供给方面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力。其措施主要有减税、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有效供给、简政放权等。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供需错配;产能过剩
一、什么是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也称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侧相对,供给侧围绕生产要素,侧重于解放供给端的生产力。其第一次被提出是在2015年的11月份的中央财经小组的讨论会议上,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以供给端为切入点,以改革为主要手段,来扩大有效供给和提高全要素生产力,从而解决我国供给体系中出现已久的“中低端产品过剩”、“企业活力不足”、“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的产能过剩”等问题,最终实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使中国成为经济强国的伟大目标。
二、为什么要实行供给侧改革
(一)国际因素
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给我国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影响,引发了我国的经济衰退。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例,其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出口方面,当时美国是中国主要的进出口贸易国家,美国减少进口中国的商品无疑是抑制了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而在之后的一年中,欧债危机的爆发,又给中国出口和外向型经济带来了消极影响。由于欧债危机的出现,欧元区采取的以欧元贬值来刺激出口的手段使人民币变相的升值,这毫无疑问的增大了中国出口的难度。根据相关数据,2009年我国对欧盟出口额为2362.8亿美元,与上一年的2928.8亿美元相比下降19.3%。不仅是出口,在投资方面,欧债危机造成的萧条背景使很多的投资者丧失了投资的信心,这对国内企业去欧洲投资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二)国内因素
1.供需错位首先最主要的原因是供需错位,拿房地产来说,现在房地产行业中商品房的空置率较高,一些开发商在利益的驱使下,不顾市场需求,大量提供高级商品房和别墅等住房,而一些中低档的商品房则提供较少,那些高档的房子也就由此积压,无人问津;中低档的房子却往往一开盘就被一抢而空,也就有了房地产行业低迷的情况。从房地产上可以看出,我国在供需关系上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虽然房地产方面是中低档商品房少,高级商品房多,但总体上我国呈现一种中低端产品过多,高端产品少的局面。就像我国的苹果产业一样,“大路货”苹果产量激增,高品质苹果却产量稀缺。这不但无法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同时也使生产经营者常常陷入“价低卖难”的局面。2.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是实行供给侧改革的另一个主要原因,现在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主要体现在钢铁、煤炭、水泥、电解铝等产业。钢铁产业是产能过剩的一个代表例子,而且这现象由来已久,在2007年到2011年,产能利用率还在80%上下浮动,而到2012年,产能利用率明显下降,仅为72%,之后的两年中,也均未达到75%。电解铝产业产能过剩甚至超过了钢铁行业,其在2008-2011年产能利用率均未超过75%,而根据国际通行标准,产能利用率超过90%为产能不足,79%~90%为正常水平,低于79%为产能过剩,低于75%为严重产能过剩。这更加说明了我国某些产业存在长期产业严重过剩的现象。这些现象会使得一些低效率的企业陷入恶性竞争并扰乱市场秩序,在某种程度上也增加了失业人数。3.产业结构还有就是我国的产业结构问题,我国的第一产业结构需要加大调整,尤其是在生产技术这一方面,与机械化程度极高的美国农业相比人仍然十分落后,在我国大量的农业工作都依靠人工操作,机械化程度低,这对农产品的质量影响十分大,在当今人民们恩格尔系数逐年降低的状况下,农产品的质量正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的第二产业的问题则主要体现在规模小、高新技术产品少两方面。受传统因素和国内外经济的影响,我国的轻工业产业偏多,而且多数处于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而高新技术产业偏少,这不但导致了我国资源的一种浪费和产能过剩现象,同时也造成了中国人民在国内买不到自已想要的商品,消费欲望得不到满足,进而不得不将目光转投向国外的局面——去日本买马桶圈、去英国买奶粉等。虽然他们需要的在国内基本上都可以找到类似的商品,但由于不信任国内产品的质量,所以不得不远赴海外。据日本政府观光局统计,2015年一到十月这十个月中赴日游客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翻了一番,超过428.4万人,居各国之首;而这些中国游客在日人均消费额约合1.46万元人民币,占全部赴日游客消费总额的四成,也同样是独占鳌头。不仅是日本,根据大致统计,韩国GDP中约有1.6%的比重为中国游客所提供,其总价值约为220亿美元。这些数据的背后,也更加反映了我国产业面临的严峻形势。至于第三产业,由于我国的发展较其他发达国家起步较晚,所以第三产业在所有产业中占比较小,且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缺少新型的服务业。这与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与发展和享乐消费不符。
三、实行供给侧改革的影响
(一)对企业的影响
为了激发我国的企业活力,供给侧改革主要抓住了三个方向,一是减税,减税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是鼓励大众创新,扶持小微企业,降低企业成本。这样既有利于缓解就业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去产能。二是简政放权,更胡进关于供给侧改革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重视需求侧管理,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需求侧管理出现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主要表现为产能过剩、需求有限等。自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连年下滑,而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不能一直持续,“三驾马车”中的最后一驾“消费”也因居民的消费能力而被限制。基于这样的背景,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中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旨在通过供给方面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力。其措施主要有减税、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有效供给、简政放权等。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供需错配;产能过剩多地激发市场的作用来推动企业的进步。三是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我国的一些新型产业还存在着融资不便的现象,这也是供给侧改革发挥对企业结构影响的一个着重点。总的来说,实行供给侧改革对企业会带来成本和税负的减少,也着重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问题。
(二)对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
以“供给端”为切入口,调整国内产业势在必行。第一产业需要提高机械化,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加强培养农业技术人员,开发或是引进高新技术,将注重产量一步步引导到注重质量上来。第二产业需要提高企业活力,通过企业兼并或是市场淘汰的方式淘汰僵尸企业,做大中小企业;减少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设,将“中国制造”逐渐转变为“中国创造”,增大有效供给,以此为前提,则不但可增加我国人们的消费,同时我国对外出口也大有裨益。第三产业在所有产业中的比重将会上升,新型服务业也会越来越普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满足。
(三)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还是以房地产为例,库存积压一直是房地产行业的一大问题,针对这一点,供给侧改革将以鼓励买房的政策(提供贷款买房的优惠等方式)和完善开发供应制度来去库存和提供人们需要的房源。另一方面,加强对房屋租赁市场的监管,依靠租赁房屋的方式也同样在满足人们对于房源的需求。这一系列措施都是在以供给侧方面为主,通过供给侧来带动需求侧,从而彻底解决房地产长期供大于求的局面,从而促进房地产的平稳发展和人们的安居乐业。
(四)消化过剩产能
自实行供给侧改革以来,以前产能严重过剩的各大产业现如今都有好转。例如,根据中国铝业中报指出,截至2016年6月底,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电解铝产能利用率约为78%,其中中国电解铝产能利用率约为76%。虽然离80%的目标值仍有距离,但比起以前以提高了不少。在电解铝产能利用率不断提升的同时,电解铝的产销量也在平稳增长,体现了供给侧改革对化解产能过剩和去库存问题有着深刻的影响。
四、总结
综上所述,供给侧改革是中央着眼于长远所做出的重大改革,任重而道远,并非一日之功,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是中国找到经济增长新方式的关键。在供给侧改革的影响之下,第三产业将加快发展,科技创新将不断发展,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将不断提高,最终可以实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目标。根据之前的发展经验来看,政府的过度宏观调控虽在短期内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长此以往必将出现供需错位之类的问题。因此,我们应当吸取之前的经验,不单纯依靠需求侧拉动经济增长,通过供给侧改革的形式,完善科学宏观调控,从而使中国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晋艳芳.浅论欧债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的渠道与程度[J].时代金融.2013(12).
[2]陈江滢.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化解产能过剩[J].现代商业.2016(6):52-53.
[3]张韩.供给侧改革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J].国际商务财会.2016(5):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