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 杂志订阅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 暂无相关信息

欢迎投稿大众投资指南

投稿地址:

邮政编码:

投稿邮箱:dztz1999@126.com

投稿电话:02258518411

投稿QQ:

经济论坛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7年11月28日 浏览:243次

摘要】在以经济效益为主的电力企业,一切围绕企业发展为核心,而财务管理工作则显得尤其重要,也引起电力企业的决策者们对财务管理的关注。现阶段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只有不断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完善电力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加大企业风险评估的力度,才能从整体上提高电力企业的整体财务管理水平,从根本上增加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位置,立于不败之地并寻求长远发展。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电力企业的经济运营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正常运转的信号提示。因此,电力企业不但需要加强财务管理工作,还要针对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措施。

1、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电力企业随着业财融合体系的建立,固化了前端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数据流,但也使财务管理与业务管理的矛盾日益显现。财务部门的业务处理受制于前端业务部门,前端业务部门的不规范处理造成财务管理的混乱。发现以前年度账务处理错误而无法进行相应调整;地域性特殊业务无法进行相应账务处理,造成财务数据失真,无法真实反映其业务。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与业务部门质量考核管理办法的矛盾日益加强。财务部门要依据财务管理制度处理各项业务,而业务部门质量考核管理办法从要求财务部门加快执行进度到严控执行偏差,造成为了完成业绩而调整账务,使财务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无法给决策者提供数据支撑。财务管理人员职能被架空,很多决策听从领导的态度,使得财务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被降低,财务管理部门的监督权力得不到真正落实。

1.2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足,缺乏正确的财务管理意识

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很大程度受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影响。由于财务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而对工作者的素质要求较高,需要掌握一定的财务管理专业技能、了解会计核算和财经法规,同时还需要具有应对问题的能力,对出现的财务问题能冷静分析,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但在电力企业中还存在部分财务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缺乏的现象,整天忙于应付其他事务,导致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出现异常或问题,为管理决策者提供错误的信息,因企业的决策失误,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损失。

1.3受制于财务工作精益化分工管理

受电力企业选人用人机制的限制,部分企业财务人员断层严重,两极分化,中间力量薄弱,亟待加快新进财务人员的培养进程,给企业经营管理带来不利的影响。财务工作精益化分工管理,造成财务各专业之间壁垒,若生病、培训学习、出差等其业务则无人替代,影响所提供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通过业财融合,财务工作处于企业各业务末端,所有数据的推送均由前端部门发起、传递,其财务管理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前端业务部门的业务水平,致使各部门及员工之间相互推诿,延误时间或出现无法解决问题的现象,增加企业协调成本,管理质量难以提高。

1.4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有待加强

电力企业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办法,由于各地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这要求各省市公司依据管理办法制定其实施细则。受细则制定人员及评审人员的素养影响,不切合实际,使部分细则频繁改动或无法操作。财务内控评价体系受制于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及对财经法规、规章制度的掌握程度、财务工作的熟悉程度、业务流程的了解程度。一个好的财务稽核人员通过每项业务的穿行,发现前端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各业务人员之间票据的传递、资料的收集、业务处理依据来判定其业务的风险、漏洞,及时提醒财务部门、前端业务部门的关注,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堵塞企业经营管理漏洞。

2、电力企业加强财务管理的对策

2.1提高财务管理内控意识,转变财务管理观念

认识是行动的指导,在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只有先从思想认识层面进行变革,才能够将认识转化成行动、措施、策略,进而对企业的内部管理产生影响。供电企业在提高财务管理内控意识的过程中,首先,要树立战略管理理念,即从战略发展的高度重新确认财务管理在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地位,使财务管理不仅成为记录资金流动的手段,更要成为规划、评估企业发展,优化财务决策的指导;其次,要加强对现金流量的管理,不仅要对现金流动的规模、周期进行记录,还应该做好预警,分析资金流动规律,提高资金周转的安全;再次,建立全过程预算理念,将供电企业的每一项资金使用情况都纳入到预算管理中来,减少资金使用的随意性;最后,提高财务分析意识,将财务管理结果作为重要的决策参考,提高管理者决策的科学性。

2.2落实精细化管理措施,完善财务管理机制

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指导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理念,在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中,管理者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完善财务管理机制:第一,强化企业对资金的集中管理能力,将收入结构利用专门账户管理,并通过规范资金流动方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第二,规范企业的融资活动,即管理者不仅要从企业财务状况、未来发展规划角度出发,还应该从市场电力供求变化以及竞争环境入手,确定融资规模以及融资途径,保证来源的可靠安全;第三,加强对财务管理的日常监督,设立审计机构,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保证企业项目能够按计划进行,并将企业的负债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第四,确定信息化管理战略,加大软硬件的投入力度,利用完善的信息系统,实现对财务管理各个环节的监督与控制;第五,要建立全过程预算管理,制定现金收支、成本、采购、费用、销售和损益表预算,并利用监督机制,提高全面预算的成效。

2.3优化人才结构,注重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素质的高低成为决定市场竞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因此,各行各业都希望通过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来提高核心竞争力,供电企业自然也不例外。对于供电企业而言,优化人才结构,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仅是提高财务管理效果的要求,也是促使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供电企业在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会计业务能力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计算操作技能的培养,即通过定期培训、专题活动、外出深造、专家指导等方式提高财务人员的信息素养。此外,供电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中,一方面要通过硬性的制度、指标,在工作能力、工作绩效与薪酬水平之间建立联系,以调动财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应该加强柔性化管理,实现与财务管理人员的情感沟通,以提高其工作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3、结束语

财务管理是一个企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在企业财务活动中对财务进行科学管理预测与控制协调的一系列财务工作的总称。同样,在电力企业中,财务管理是其重要的管理环节,是电力企业高效运行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在财务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电力企业受到经济损失,因此,加强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有效控制财务成本,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迎鸽.分析发电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6(01)

[2]蔡伟捷.浅谈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和发展策略[J].管理观察,2016(03)

[3]贾志强.电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完善措施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01)

[4]郭迪斯.财务管理在电力企业内控的有效应用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01)



上一篇:企业财务管理的挑战与变革 2017-11-28

下一篇:高校科研机构新型投资模式 201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