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 杂志订阅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 暂无相关信息

欢迎投稿大众投资指南

投稿地址:

邮政编码:

投稿邮箱:dztz1999@126.com

投稿电话:02258518411

投稿QQ:

投资理财

浅析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风险控制

发表时间:2017年3月13日 浏览:418次

【摘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资金的投入、实际使用以及所获得的工程效益等,均需要通过投资评审工作进行评估,因此,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至关重要,而该项工作所面临的风险也很多。本文重点探讨了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过程中常见的风险类型,并提出了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财政投资评审 风险 控制

一、引言

财政预算单位的工程建设进行财政投资评审,旨在为企业的财政投资资金的合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保障,所以,财政管理人员积极重视评审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并根据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财政投资评审风险。

二、财政投资评审风险形式

(一)固有风险

所谓财政投资评审的固有风险,即是指被审单位、相关事项等的先天性,如果不考虑内部控制政策、程序等方面的因素,则非常容易在评审过程中出现失误与舞弊问题,也是评审人员无法改变其实际水平的一种风险,评审人员只能就项目评审构成固有风险因素进行评估,进而修正其对评审证据的搜集。

(二)控制风险

所谓控制风险,主要指的是被审单位在开展内部控制工作中,未能有效防范的管理、运作等问题。与固有风险一样,相关的评审人员仅能评估其水平,而不能影响或降低这种风险的大小。由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可能完全保证防止(或发现)所有错弊,因此,控制风险不可能为零,它必然会影响最终的评审风险。

(三)检查风险

检查风险,是指评审人员在严格按照预定评审程序的情况下,仍未能及时发现被审单位在管理、运作方面存在的重大错弊的可能性。在评审业务中,检查风险是唯一能够通过评审机构,施以有效控制与管理的风险因素,其特点为:(1)独立地存在于整个评审过程中;(2)检查风险与评审人员的工作相关联,直接影响最终的评审风险。在实际工作中,评审人员通过收集充分的证据来降低检查风险,从而把评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检查风险的大小和重要性水平是与评审人员实施的实质性评审的时间、范围以及所需收集证据的数量相关联。

(四)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往往是由于评审工作缺少相应政策法规作为指导造成的,我国在财政投资评审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建设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因而难以通过法律的手段控制评审活动。新《预算法》中规定:“财政部门有分配和监督财政资金的权利……”,而在实际的工作中,财政部门往往仅具备财政评审范围控制职能。财政投资评审是对投资行为采取的重要资金监督管理方式,在具体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当有据可依,避免因法律、政策缺失所导致的评审政策风险。

(五)技术风险

导致评审过程中出现技术风险问题,其主要的因素在于评审人员本身技术水平限制,而出现的工作操作上的失误。财政投资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评审过程往往涉及较广的范围,工作量也相对较大,因而对评审人员素质要求很高。一般来说,项目评审工作需要持续较长时间,其内容包括对所有审核数据的计算与复核,因而尤其需要避免计算失误,以及失误所引起的连锁反应。另外,由于评审工作本身具有综合性,开展业务时则应当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调,避免因利益冲突引起沟通障碍或技术风险。

三、财政投资评审风险的后果和影响

(一)造成建设项目投资失控

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重点在于对投资的控制,如果在此过程中出现把关不严、疏于管理等问题,就可能导致投资的增加,甚至可能加重财政负担,最终演变成为了部门与政府的债务风险。

(二)误导财政投资管理决策

财政投资评审报告,是进行预算控制、工程招标、款项拨付以及办理财务决算的重要依据,如果报告质量较低,将可能对财政资金的分配与管理造成误导和不良影响,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干扰到政府和部门领导的投资决策。

(三)滋生腐败损害评审公信力

缺乏约束的权力,将容易滋生腐败。财政投资评审既是对建设单位投资管理工作的约束,更是重要的外部监督,因此,评审工作必须保持自身的客观性、独立性,从而避免在评审过程中,发生权力的徇私,甚至出现权钱交易,从而破坏了评审的质量与实际效用,损害到财政部门的形象,以及投资评审应当具有的社会公信力。

(四)引起法律诉讼和经济赔偿

如果是因为评审人员故意或者过失的情况下,影响到评审结论的准确性,则会给相应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利益方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也会损害评审人员自身的社会声誉,甚至需要面对民事诉讼行政处罚经济赔偿等法律后果,而对于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四、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风险控制措施

(一)消除和化解评审工作障碍

相关单位为了实现有效的自我保护,可能会可以阻碍评审工作的开展,增加评审的风险和成本,对此,必须建立有效的诉说和解释渠道。具体做法如下:(1)从收集资料开始,分步盖章确认,尤其是工程财务决算评审,量、价分别盖章确认,掌握充足的资料,从而达到倒逼被审单位的效果,使其认可评审结论。(2)在评审报告中,应当反映出被审单位的相关要求,属于原则性问题的不能让步,同时,被审单位的实际困难也要报告中反映,属于合理合规的要予以认定,对于合理不合规的要予以说明,实现评审工作成果满足度的最大化。在满足决策部门需要的同时,提高社会认可度,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有效减少障碍。(3)对于批量项目,同类问题,必须按相同的处理方式处理该类项目。被审单位对评审结论往往会互相通气,若处理意见不一样,引起被审单位质疑或者反映到决策部门,将会造成评审工作的被动。(4)如果是批量项目,应当将工作量进行合理划分,分为常规工作量、重点工作量两部分。常规工作量针对的是疑问少的项目,重点工作量主要是针对疑点多的项目。重点工作量项目中检查出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其他项目小组,便于互相提醒,保证评审重大方面披露无遗漏,也减少了评审风险,提高评审质量。

(二)评审报告个性化降低风险

由于建设项目存在单件性,所以应当将评审报告格式共性化部分作为基础,发扬其个性化特点。在实际的工作中,评审人员应当尤其重视项目的焦点、热点、亮点、特点等内容,然后进行详细的整理,从而提高报告的深度。另外,在工作结束之后,评审报告就不可再进行撰写,报告中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评审工作疑问、想法、发现的问题等,以此作为初稿,并采集相关素材,进而形成完整的评审报告。保证报告质量的关键在于其准确性与所反映项目的特点,因此,在撰写评审报告的过程中,应当明确中心主题,减少冗长的铺垫,重点突出、语言精练、前后呼应。

(三)建立评审风险管理体系

1.评审风险事前控制。编制全面严密的评审方案,并识别其中的风险问题。评审风险管理的事前控制是重点,而控制工作的关键则在于保证评审方案的可行性。在评估项目实施风险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确定评审的重点内容,并选择合适的评审方法,以提高评审效率。

2.评审风险的事中控制。建立并制定规范化的评审工作程序,以及评审质量的控制体系,从而对项目评审风险问题进行方法与控制,达到提高评审结论权威性、可用性的目的,并严格执行评审方案,做好评审工作的细节,进而得以确保在各个评审阶段,评审内容与结论都具备必要的准确性。

3.评审风险的后台控制。评审结果的稽核制度,能够帮助纠正并调整错误,此过程中尤其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现场的评审复核,主要是有项目负责人组织进行,对审增审减事项进行“数量复核”和“定性复核”,而对于存在争议的项目,需要及时进行沟通,找到解决的方法以纠正评审差异;(2)后台稽核工作通常是由评审机构负责进行,通过组织专门复核部门,针对评审结论、报告等进行复核。

(四)规避评审风险的几个技巧

1.落实批准概算政策,处理评审结论与项目概算关系。(1)在进行部门的预算审核过程中,对于已有的批准核算项目,应当尽量控制预算审定额在概算盘子以内,避免出现让财政预算分配部门为难的情况,从而达到节约并合理分配资金的目的;(2)决算评审过程中,应当充分体现出概算投资控制政策功能。对于概算明细的各个子项,需要进行严格的归类,并加大对于超出概算的部分子项进行进一步核算,并找到超出的原因,判断其合理性;(3)审定额的决算,应当以概算作为框架,明确之处概算的最终审定额,并针对概算意外的合理部分,进行单独的列示,并给出项目实际所需要的投资资金数。

2.区别对待。在处理财政投资评审和审计机关、中介结构审计之间的关系时,应当采取区别对待的方式。在评审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相同的工程项目,则应当由审计机关、社会中介机构对其进行审计,通过之后出具相应的审计结论。对于审计结论的保存,同样应当区别对待。

3.松紧结合。松紧结合是评审结论过程中的重要谈判技巧,要点如下:(1)注意掌握问题的重点和严重性,并针对评审问题进行政策层面的分析,并指出其错误的严重性,从而能够为谈判保留砝码;(2)在出具评审结论时,应当以有理、有情为原则,据理力争,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在能够体谅建设单位实际困境的情况下,对概算外项目实施审减处理,并将实际需求体现在报告中,进而提出相应的合理建议。

五、结语

财政预算支出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财政投资的评审至关重要,由于财政投资评审容易出现固有、政策、技术和检查工作方面的风险问题,需要针对其风险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从而有效地降低财政投资评审风险,确保投资评审质量。

参考文献

[1]余爱春.谈财政投资评审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5(19):225-226.

[2]李胜.对我国财政投资评审存在问题的再思考[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2):120-120.

[3]张谦.对加强财政投资评审中介管理工作的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2):174-175.



上一篇:风险投资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探讨 2017-03-10

下一篇:金融类专业开设“量化投资”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017-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