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经济“新常态”成为各个国家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的重要概念之一,在经济“新常态”视角下,企业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及方向必将发生转变。本文从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入手,总结并分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所面临的问题,简要介绍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财务会计;管理会计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必须把握住时代机遇,从而完善提升企业竞争实力、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一、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
所谓经济新常态,是指当前社会经济形态从旧模式转变为稳定、持续的新模式,我国正处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其特征主要有二:第一,产业结构方面,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由以往的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质量有所提升,产业机构更加趋于合理化,三大产业增长不再以环境作为代价。此时,传统产业必须转变其生产技术及经营理念,以面对经济产业结构对其提出的考验。第二,技术创新方面,随着人口红利效果逐渐消减,我国企业无法通过廉价劳动力获得发展机遇。面对这一问题,企业必须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实力,以追求更高水平的发展前景。
二、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所面临的问题
(一)财务会计所面临的问题。其一,会计理论研究中的问题。当前会计理论研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问题,没能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及企业发展实际需求加以研究,因此,会计理论研究成果很难应用于企业会计实务工作之中,严重影响了企业会计工作实效性。具体而言,当前会计理论研究部分基于传统会计信息处理方面,而针对一些非传统范围内的企业信息处理研究尚存在不足,尤其是针对企业无形资产方面,会计理论性研究比例较低,不能为当前企业会计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最终导致企业会计实务无法进一步发展。其二,会计非常规性计量的问题。众所周知,会计计量是整个企业会计系统中的重中之重,通过会计计量将企业相关信息量化,从而加强对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现阶段,在部分无形资产管理中,由于相应的会计计量缺失,造成这一部分财务信息量化水平较差,无法为企业管理提供指导信息数据,对企业经济决策造成不利影响。当前对于企业无形资产会计计量模式的研究较多,但是其研究成果一致性较低,各种不同计量指标作用下其结果千差万别,无法体现出会计报告的规范意义与指导目的,极大影响了经济新常态下企业的竞争能力。
(二)管理会计所面临的问题。其一,管理会计目标的问题。管理会计作为新兴会计种类,其工作目标尚未形成统一定论,西方部门金融学及管理学专家认为管理会计工作目标为提升企业价值,我国大部分研究中表示管理会计工作目标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针对上述研究成果加以分析,不难发现管理会计均是以企业作为研究层面,存在严重的片面性,其研究结果难以为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相应的作用和意义,这是管理会计目标尚未确定的首要原因,也是制约当前国内外管理会计普及应用的关键因素。其二,管理会计工作范围问题。现阶段管理会计面临一大困境,即其运用局限性水平较高,在实际工作中系统性及针对性严重不足,一些管理会计应具备的职能无法充分应用于企业管理之上,从而造成企业管理会计应用效果难以保障。同时,基于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而言,当前企业面临发展与转型的要求,而此时管理会计必须为企业提供相应的参考意见,从而促进企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当前管理会计体系尚不完善,管理会计工作中“管理”作用无法凸显,成为管理会计实际应用过于局限。
三、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
(一)无形资产会计报告优势更为突出。随着社会对无形资产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未来可预见无形资产将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竞争实力之一,国外相关学者也对此进行预测,认为无形资产将在未来企业竞争中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尤其是知识产权、技术水平、人力资本、企业口碑等等。但是,当前受制于财务会计理论及实务水平,上述无形资产在企业C财务会计报告中的反映并不明显,致使企业无形资产在监督方面尚存有空白,无法真实、客观、全面的表现出企业价值,导致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体系的效果难以有效发挥。笔者针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加以分析,并对当前国内外大型企业资产报告进行研究,认为当前会计报告体系在无形资产方面应予以改进,可在传统财务会计报告的基础之上,形成一套并行的企业无形资产价值报告体系,使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实行二维并轨制,这样一来,财务会计报告能够就企业财务会计情况和无形资产情况两方面共同予以反映。在表现形式上来看,无形资产变化波动较大,披露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是国内外学者所共同面对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这一方面应转变以往的思路,避免传统财务会计报告对思路上的制约,可采用非财务信息方式来披露企业无形资产情况,以迎合无形资产的高度不稳定性特征。笔者认为,可采用企业成长情况报告等形式,该报告中主要对企业人力资源、知识产权、品牌口碑等资产加以评估,并积极引入营销学中的评估概念,从而全面的反映出企业实际情况。
(二)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力度得以加大。管理会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下的中国,企业想要转型升级,必须要建立良好的管理会计工作体系,并积极引入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会计经验,从而加强对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工作效果。就目前我国管理会计工作现状俩看,我国针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过于缓慢,尚未形成有效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对我国管理会计工作开展、企业管理会计体系构建造成不利影响。笔者分析当前国内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情况,并针对管理会计工作体系构建现状加以了解,发现其理论研究基本停滞于国外先进方法及技术的引入阶段,并没有根据我国市场现状、企业发展情况及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等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上述问题造成当前虽然已经有部分大型企业开展管理会计工作,但理论与实践之间尚未建立起必要的联系,导致我国管理会计在普及及应用上难以进一步发展。众所周知,理论是实践的指导,会计行业亦是如此,会计实务与理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尤其是会计理论方面,极大影响了管理会计实务工作的开展方向。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应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管理会计的研究,并根据我国实际国情进行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以指导会计实务为导向,建立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管理会计研究体系。另外,创新是行业进步发展的动力源泉,在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过程中,必须要将当前创新发展理念贯彻其中,深入研究在经济新常态视阈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建立方法,从而对企业管理会计实务起到指导目的。与此同时,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各项数字技术、云数据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在管理会计研究过程中,也需积极引入各项先进技术,从而提升管理会计创新水平,提高管理会计理论的适用性。
(三)企业综合报告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企业综合报告是当前保障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在综合报告中体现出了企业的财务会计、公司管理、生产经营、环境安全、社会责任、品牌建设、口碑信息等相关情况,涵盖了企业各个层面的现状,是企业综合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有效显现。企业综合报告不仅能为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决策建议信息,同时,通过企业综合报告,企业相关利益者也能对企业的发展前景加以预测,为其投资、融资等经济活动提供信息保障。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综合报告制度必将成为未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从宏观来看,企业综合报告也是以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以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保障。我国在企业综合报告制度上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与之相关的部分问题尚未解决,例如,综合报告编制方法、报告内容框架、非财务信息计量方式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相关专家和学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从而找到更加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综合报告制度,构建完善的企业综合报告及其披露体系,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企业综合报告体系真正作用于我国企业之中,对我国经济可持续稳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我国当前处于经济新常态阶段,这一背景下社会对企业会计及管理会计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应正视经济新常态下所面临的挑战,从而凸显出新经济环境下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工作效果。
【参考文献】
[1]曹建锋.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J].商场现代化,2016(22)
[2]赵洪利.试论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发展[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6(19)
[3]唐芳柱.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发展[J].新经济,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