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杂志简介 期刊目录 杂志订阅 投稿指南 联系我们

  • 暂无相关信息

欢迎投稿大众投资指南

投稿地址:

邮政编码:

投稿邮箱:dztz1999@126.com

投稿电话:02258518411

投稿QQ:

金融与财会

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18年5月15日 浏览:203次

摘要: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有,自身经营能力、信用意识及财务管理能力等不足,金融机构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资格审核与大型企业没有太大区别,政府对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提供的法律保障等机制还不够完善等,导致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常常碰到较高的壁垒。本文从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融资担保;中小企业;问题;对策

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在其经营过程中,总会出现资金短缺的状态,而融资是弥补这一资金短缺的重要途径。相对来说,中小企业比大型企业更容易出现资金链供应不足的情况,所以,融资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更为重要。但是,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一直存在着较多的难题,例如中小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影响了中小企业在银行的信用,银行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也有很大的制约,没有提供较好的资金扶持制度。本文针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困难存在的某些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做出建议。

一、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内部问题

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还存在很大的短缺,例如对企业自身的信用管理意识不重视,相关的财务管理也不恰当。由于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相对较低,对市场的适应性及占领程度较小,使得在市场竞争方面也有很大不足。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为银行贷款,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运营能力较弱,可用于抵押贷款的资产也很少,所以难以取得银行的信任,从而很难从银行取得贷款。但是,中小企业对于银行投资资金的依赖性极高,所以导致其所能获取的银行信任价值更低。再加上对于财务制度的建设不全面,对于投资、融资、经营等多种风险的掌控能力薄弱,使得其信用价值被降低。而这些较差内部因素均是一个企业融资方面需要考核的关键因素,使得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道路受到严重阻碍。

(二)政府的支持与服务体系问题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法律体系来说,发展中国家的法律体系始终还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所以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没有做出专门的法律支持与服务。所以,中小企业在融资担保方面,还缺乏国家提供的法律保障制度,使得其融资过程变得十分艰难,仍需不断地完善。此外,我国金融体系不具备客观性与科学性,对于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的融资态度没有做到一视同仁,政府应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的管理。

(三)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制约问题

金融对于风险的控制较为全面,因此其难以信任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而金融机构给予中小企业的扶持十分重要,银行长期保持对中小企业采取信用评估的强硬方式,使得中小企业能够享受到的扶持政策十分稀少。

(四)担保制度缺陷问题

由于中小企业难以建立高度的信用价值,因此担保制度对于他们来说显得十分重要,犹如中介人一样,帮助中小企业找到可靠的融资途径。可是,我国目前的担保制度只能解决其中的部分问题,难以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做出有力的保障。担保机构的资金薄弱、结构较为分散,不具备健全的体系,使其在融资中难以发挥全部作用。需要完善这些不健全的担保制度,政府会耗费更多的时间与资金,因此使得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十分困难。

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的对策

(一)健全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应加强对自身信用等级的提高,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从企业自身出发提高融资综合能力。根据企业的经营范围,加强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提高市场占有率,针对经营中存在的缺陷,要及时加以改造;对于技术、科技等方面,应尽可能提高其级次。针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应聘请专门且专业的财务人员加以财务制度的规范和财务核算,增加财务及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对外提供的财务信息,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应保证其真实、完整、可靠,保证会计信息的透明程度。在企业自身信用得到提高后,银行才会提高对企业的信任,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也会变得相对简单。

(二)政府完善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帮持政策

政府是市场机制的宏观调控者,也相当于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在市场机制的调控上,政府可制定一些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条件。政府应意识到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经营风险的管理较差使得其融资困难的问题,从而为其提供融资中间担保机制,从法律层面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保障,从而促进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另外,为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引导,让中小企业逐渐完善自身的经营管理机制。

(三)金融服务体系系统化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政府及金融机构应适当扩宽其融资渠道,不断加强金融产品的创新及金融机制的健全,利用货币政策等手段来引导资金投向,加强中小企业融资市场的管理,为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帮助,让更多中小企业能够上市融资,以此不断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所碰到的壁垒。

(四)相关担保体系与法律体系的完善

从信用担保机构的建设层面,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提供可依靠的信用建设与管理机构,加大信用评估与担保机构的建设,引导中小企业创新融资渠道,提高信用担保能力。加强担保风险的管理,分摊担保风险,提高对风险的评估与抵御能力。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方面的法律制度,使得中小企业在融资担保方面有法可依,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能力的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经营能力、信用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等诸多因素影响了其在金融机构方面存有的信用,使得其融资变得比较困难。所以,中小企业应意识到存在的问题,并加强这些问题的改善,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政府及金融机构应给予中小企业相应的融资担保帮扶政策,促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常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08):92-93.

[2]邱子真.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04):230-231.

[3]王云芳,葛维弘.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问题的对策研究[J].中国商贸,2014,(34):86-88.



上一篇:互联网金融小微企业融资研究 2018-05-15

下一篇: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2018-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