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期背景下,医改政策进一步推进,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要性逐渐突显出来。绝大多数医院已经贯彻并落实了科室成本核算制度,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也并未从本质上认识成本核算的重要作用,很难和医院管理工作相互结合,实际效用差强人意。基于此,文章将医院成本核算作为研究重点,并阐述其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医院成本核算;医院管理;作用
一、成本核算在医院管理问题
(一)医院职工对成本核算认识不够
成本核算在医院内部执行,要求院内员工共同配合,但因为对成本核算的认知尚不明确,所以,严重影响了成本核算的实际效果。其中,在成本核算工作推行的过程中,即便部分管理工作人员已经认知成本核算的重要作用,但是并未在成本核算中灵活应用,而且并没有和科室绩效考核相互结合,难以将成本核算的功用充分发挥出来。与此同时,部分中层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在认识成本核算方面不到位,成本意识不强,导致医疗资源严重浪费。而且很多医务人员人为成本核算与个人利益不存在直接关系,因此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成本核算工作形式化明显,无法发挥实际价值。
(二)缺乏成本核算知识
医院成本核算并不单纯是财务部门工作,同样也应当有科室工作人员的全面配合。医院成本核算知识匮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财务部门成本核算工作人员的知识匮乏。现阶段,很多医院内部并未设置专业的成本核算工作人员,通常由会计工作人员兼职,而且仅将成本数据的统计与归纳作为工作目标,难以展开深入地分析和运用。因医院成本核算尚在摸索时期,仍有很多财务工作人员成本核算的知识匮乏,对于性质与内容不同的数据信息,医院仍未统一核算方法。第二,各个科室工作人员的基本成本核算知识欠缺。因医院内部各个科室特点不同,核算的内容和方法必须和科室相关工作人员沟通。然而医疗科室工作人员的财务知识与成本知识不全面,增加了沟通的难度。
(三)医院信息系统不完善
信息系统是推动医院成本核算的重要前提,但现阶段仍有很多医院信息系统滞后,无法提供有价值的数据信息,而且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核对并整理数据方面,严重忽视了成本数据分析的作用。最典型的问题就是医院的HIS系统不完善,数据信息准确性不强。其中,系统的科室收入划分模糊,收入项目混乱,而且收入项目开单科室和执行科室之间的工作匹配程度不强,难以在系统中记录全部医疗收入。除此之外,医院内部各个系统间的接口不理想,难以达到数据共享的目标,仍需采用手工整理的方式,对数据的准确程度产生了影响,使得工作效率不断下降。
二、成本核算在医院管理对策
(一)提高医院全员对成本核算的认识
医院内部成本核算工作的开展,要求全体医务工作人员的参与,为增强其自身的成本意识,可以采用宣传培训或者是亲身参与的方式,正确认知成本核算在医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应积极设立专门成本核算的部分,并且由院长全权负责,参与科室包括信息科室、总务科室、财务科室与医务科室等等,要求医疗科室内部设置专门的成本核算人员,确定具体的工作内容与流程。与此同时,将绩效考评机制引入其中,将成本参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保证成本核算与所有人相关,使全体员工参与到成本核算当中。除此之外,积极开展医院成本核算培训工作,在继续教育学分中融入成本核算培训内容。在此基础上,建立并健全奖惩机制,积极鼓励医务工作人员参与其中,不断强化其自身的成本控制意识。
(二)建立成本核算管理体系
在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实施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成本核算单位的划分。在这种情况下,应积极构建成本核算管理机制。而医院同样要成立经济成本核算中与收费价格管理小组等多种组织机构,为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与此同时,为保证医院内部各个部门与科室达到成本指标,在成本核算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各个部门与科室都应当根据医院制定细则开展相关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增强工作的实际质量与效果。
(三)完善信息系统
在成本核算工作中,医院能有效健全信息系统,以保证成本核算的数据保持一致与准确。在此过程中,应对医院HIS系统予以完善。首先,物料科应负责对医院收入项目进行核对,对收入项目使用进行严格规范,合理编制出项目标准码的对应关系。其次,医务科室与相关科室应对各个科室开单与执行关系有效梳理,明确项目的操作流程。最后,尽可能保证医院内部全部收入被记录在HIS系统当中。在此基础上,还应当保证医院内部不同类型软件数据字典和基础信息是一致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收入与支出的匹配性。对物资与药品领用的时候,应根据科室的类别与明细将其列入到物资管理系统以及药品管理系统当中,严禁白条顶账问题的出现,一旦出库必须能够在管理系统中反映出来。还应对医院内部各个系统间的数据传递工作予以有效地完善,并且和软件开发商进行沟通交流,对各个软件的接口问题及时地处理,以保证数据转换更具系统化特征,以免受手工操作影响而出现误差。
(四)改进成本核算方法
在医院成本核算既有评价收益项目经济指标的基础上,需要合理地设置出门诊确诊的治愈率、符合率以及死亡率,并制定相匹配的医院管理指标。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规避因追求经济效益而影响社会效益的问题发生。而且医院内部各科室与部门对于成本核算的要求明显提高,要想将医务工作人员劳动价值充分体现出来,需将技术含量质量、社会效益指标以及劳动强度指标等纳入其中。在此基础上,应针对医务工作人员的付出进行合理量化,确定劳动强度系数,将其自身的劳动价值充分彰显出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具备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与经济运行基础。在医疗服务方面应关注质量和安全,而经济运行基础则需高度重视成本管理。将成本核算有效地融入到医院内部各科室绩效考核系统当中,不断增强医院资产利用效率,促进其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樊爱红.论医院成本核算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市场,2016(1):155,159.
[2]王君.医院成本核算及全面预算下的财务管理[J].中国经贸,2016(10):251.
[3]嵇建萍.加强医院成本核算管理的思考[J].管理观察,2015(6):131-132.
[4]林玉芳.浅淡加强医院成本核算提高经济管理水平[J].现代经济信息,2015(21):277-277.
[5]王珊,王涤非,陶琳等.我国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影响因素分析及制度建设[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6,32(10):760-762.